近日,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与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专题调研组一行莅临舒勇美术馆调研。此次调研是贯彻落实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在“创新拓展城乡公共文化空间”双周协商座谈会上的指示,围绕民营美术馆运营发展、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推动美术事业发展等议题开展的专题基层调研和研讨交流。
2023年10月20日,全国政协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聚焦创新拓展城乡公共文化空间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协商议政,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主持会议。他表示,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围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领导推动新时代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王沪宁表示,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广大委员和政协干部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意义、丰富内涵、实践要求,更好坚定文化自信,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要聚焦创新拓展城乡公共文化空间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协商议政,组织委员力量加强调查研究,多角度、多层面提出对策建议,不断增强建言献策的针对性。要践行委员履职“服务为民”理念,积极参与和支持群众性文化活动,立足岗位助力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欧阳坚、葛慧君、张广汉、司马红、余静、宋秋、舒勇、田沁鑫和专家萧烨璎、刘曙光等发言。大家认为,要加强城乡公共文化空间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研究,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盘活历史文化资源,拓展城乡公共文化空间。要健全政策措施和标准体系,加大激励扶持力度,推动社会力量更好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要推进公共文化数据开发共享,利用数字技术拓展文化空间新业态、新服务、新产品,推动数字化战略赋能公共文化资源空间。要加强财政保障和专业队伍建设,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推动优质资源下沉,为人民群众提供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石泰峰,全国政协副主席胡春华、邵鸿、穆虹、咸辉、王东峰、姜信治、蒋作君出席会议。文化和旅游部负责同志介绍有关情况,并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负责同志一起与委员协商交流。
“国家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出台了很多好的政策,要处理好政策制定与落地实施的关系,完善对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空间建设、运营、管理的政策支持体系,加强政策协调、强化政策执行、做好监督检查。”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开明画院副院长舒勇表达了对于吸引更多社会力量进入公共文化领域的期待。
目前,社会和民间参与文化建设和服务的渠道还不够通畅,社会力量没有得到充分调动。在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萧烨璎看来,公共文化空间是百姓需求大、公益属性强、运营管理难的项目,吸引社会各方力量持续参与仍面临一定困难,社会力量参与的激励机制还不够充分。他建议相关部门在城市更新中更加注重公共文化服务的空间营造和功能拓展,对社会力量参与这类空间升级改造和复合利用的项目,加大激励扶持力度。在调研中,舒勇发现,一些社会力量参与管理运营的公共文化空间,存在界限不够清晰的问题,需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进一步激发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性、增强责任感、提高规范性,确保公共文化空间可持续发展。
社会化发展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标志之一,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是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的创新平台。一些委员建议,对参与基层公益性文化建设和服务的企业、团体和个人,应进一步畅通准入渠道、明确准入标准。通过政府购买、项目孵化、以奖代补等措施,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多种方式依法依规深度参与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同时,依托城乡公共文化空间,广泛组织建立文化志愿服务组织,鼓励退休人员、专业文化艺术工作者、文化艺术爱好者、学生等群体开展常态化、多样化的文化志愿服务,为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在此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召开后,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与中国文化和旅游部马不停蹄地组织了本次专题基层调研,察实情、找短板、谋良策。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孙家宝,政策调研处干部袁航。中国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美术处处长张苗苗。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政策规划处副处长崔磊,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办公室(专委十局)综合处处长杜以宾及人民政协报记者代表一行参加了此次调研。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开明画院副院长舒勇主持调研座谈会,北京舒勇美术馆馆长马君及若干青年学者参加了座谈。
调研组一行在舒勇委员的引导下首先参观了美术馆,在参观过程中不断交流互动,了解基层美术馆的实际经营情况。参观后大家进行了座谈。全国政协委员舒勇主持座谈,舒勇美术馆馆长马君就调研主题,向调研组详细介绍了美术馆开馆以来的运营情况及现阶段重点工作和计划。
舒勇委员在座谈中提到,城乡公共精神的培育需要依托物质载体即公共文化发展的物质空间,为人民群众们创造更多的见面机会。同时,城乡公共精神的培育需要以提升人民群众的互动愿望为前提,通过公共文化活动的互动性和影响力,增加城乡人民群众间互助合作的愿望,形成城乡群众的文化共同体,使群众在合作互动中享受获得感并不断放大循环累积效应,这样才能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作为一个非营利性对公众开放的城乡文化空间和习近平文化思想实践平台,我们一直在积极探索挖掘城乡结合部独特的区位能量,把城乡结合部的劣势用空间的优势激活成有归属感的仪式空间,发挥重要阵地、重要平台、重要渠道作用。
马君馆长提到,“舒勇美术馆”所在的大兴区是距离北京市区最近的郊区,黄村镇是大兴区经济政治的心脏,属于城乡结合部地区,上接城市中心群,下连乡村振兴主阵地,是统筹城乡文化资源的重要载体,所以我们选择在这里建设舒勇美术馆,是希望可以通过实践来探索出一个全新的城乡公共文化空间运营模式。因此,我们将美术馆的发展方向,定位为推动新时代实践创新城乡文化空间建设,常态化在城乡人民群众中开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题教育及各类线上线下活动。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人民群众期盼的重要问题,在以美术馆为基地,培育场地互动的艺术化场景,北京舒勇美术馆以文化赋能,为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在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中,我们尝试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出席座谈会的参与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相关工作的学者代表们结合各自工作经验,从不同角度提出建议。有的代表认为,要优化城乡公共文化空间发展布局,鼓励城乡这样一个特殊的区域可以建设更多反映行业特点、地域特色、时代记忆的专题性博物馆美术馆;有的学者关注相关政策的扶持力度,认为要坚持规范与扶持并举,落实和完善相关政策,促进非国有博物馆、高校博物馆、乡村博物馆等健康发展,同时,要大力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赋予城乡公共文化空间更大的自主权,健全经费分配、人事管理、薪酬激励等制度,完善免费开放政策,激发城乡公共文化空间活力等等……
调研组表示,此次来到舒勇美术馆,是面向基层实际情况的调研摸底,是动态梳理全国和各地方制约城乡公共文化建设要素流动的问题清单,深化文化产业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建立健全城乡文化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全面推动城乡文化要素市场一体化建设,着力破除阻碍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的堵点卡点,促进城乡发展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均衡配置,引导更多优质要素有效配置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全国政协的殷切关注,文旅职能部门的高度负责,充分体现出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未来可期”。“舒勇美术馆”将继续探索共建模式的新时代城乡公共文化空间的存在方式以及建构格局,引入更多文化资源丰富、创新开放、优势凸显、功能完善的公共文化艺术团队,助力城乡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打造具有归属感、认同感和获得感的新型城乡“微地标”。
进入新时代,作答新课题,回应新期待。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赋予新的时代内涵,遵循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这是我们在大兴推进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希望可以通过政协这个大平台,“舒勇美术馆”助力大兴区公共文化建设,激活大兴的城市空间能量,以公共艺术赋能大兴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整合文化资源让城乡精品文化先发展起来,以专业的艺术工作者的文化之力,架起政府拉动与群众推动形成合力的桥梁,将更有助于城乡公共文化的精神空间与物理空间同向发展,营造城乡文化高质量发展氛围。
编辑:邓骄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