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3位住湘全国政协委员激情分享

  政协融媒· 湘声报3月6日北京讯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6日下午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潘碧灵、何寄华、王仁祥等3位住湘全国政协委员在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第一时间向政协融媒记者分享了他们的深切感受。

  潘碧灵(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民进省委会主委)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教育的先导性、基础性作用,深刻阐明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方法和路径,为加快教育强国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教育是民进的主界别,我也曾经担任过湘潭大学校长,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感受尤为深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支撑作用”,符合教育规律、科技发展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可以发挥高校等教育机构对科技和人才的“造血”功能,通过教育对人才进行有针对性的发现和培养,让人才在学历教育阶段就学习科研、懂得科研、尝试科研,经常走进实验室成为学员“实验员”,这样有利于让科技创新源源不断,让优秀人才不断涌流,有效防止科技人才“青黄不接”。

  接下来,我们将在湖南民进各级组织和全体会员中,广泛传达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全力以赴深入调查研究,致力提升议政建言的针对性、专业性和精准度,努力形成更多高质量的建言成果,为编制湖南省“十五五”规划、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贡献民进力量。要认真筹办好第三届湖南民进科教创新论坛,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建设、一体改革提供高水平“直通车”建议。同时,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省级组织建设,抓实抓牢“优才工程”,着力加大湖南高校会员发展和组织建设力度。

  何寄华(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民盟省委会主委)

  习近平总书记看望政协委员并参加联组会议,发表重要讲话,为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让我们倍受鼓舞,也深切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育情怀和民生牵挂,以及对党派成员政协委员履职的重视和厚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聚焦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把德育贯穿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全过程。湖南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厚重的革命文化、活跃的现代文化,应加以凝练总结,融入思政教育“小课堂”体系,并把湖南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的丰富实践与思政教育“小课堂”有机结合起来。同时,更好地发挥好家风、家教的作用,推动书香型社会、书香校园的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谈到深化教育改革,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我理解,一是要优化教育的学科布局、专业设置,二是加强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需求适配度的改革,以社会需求为牵引来配套人才评价体系和教育成果评价标准,更好地推动高校与产业界、科研界的深度合作,提升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教育是民盟主界别之一,也是民盟履职的重点领域。下一步,我们要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组织湖南民盟各级组织和教育界盟员深入学习,立足岗位抓好立德树人各项工作,协同推动教育改革;同时,为“十五五”教育规划的制定、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构建和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和发展积极协商建言,贡献民盟智慧和力量。

  王仁祥(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省委会副主委、省教育厅副厅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联组会现场的每一句话,都让我深切感受到教育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作为教育界委员,我内心深受触动,更感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教育强国战略赋予职教战线的主要任务。湖南作为建设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试点省份,要通过统筹优化职业学校和专业布局,推动办学定位与区域功能相匹配、院校布局与产业园区相匹配、专业集群与产业集群相匹配;紧紧围绕提升核心办学能力,推进专业、课程、教材、实训基地、教师团队等关键要素改革;探索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方法路径,形成多元主体办学新格局;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发挥技术技能人才优势,在服务经济发展、推进国际交流、助力乡村振兴等重大任务中彰显职业教育效能。

  我会将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转化为行动,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步伐,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实现教育强国贡献委员力量。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刘敏婕 蔡烨 李崎瑜 仇婷

  视频 | 政协融媒记者 李飞 贺彦

推荐
评论
      您的真知灼见远胜过“顶”“好”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