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贡献湖南力量

  3月6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潘碧灵、何寄华、王仁祥等3位住湘全国政协委员在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第一时间分享了自己的心情与感受。

  住湘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副主席、民进省委会主委潘碧灵。

  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住湘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副主席、民进省委会主委潘碧灵感受很深,“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教育的先导性、基础性作用,深刻阐明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方法和路径,为加快教育强国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教育是民进的主界别,我也曾经担任过湘潭大学校长,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感受尤为深刻。”潘碧灵说。

  潘碧灵认为,符合教育规律、科技发展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可以发挥高校等教育机构对科技和人才的“造血”功能,通过教育对人才进行有针对性地发现和培养,让人才在学历教育阶段就学习科研、懂得科研、尝试科研,经常走进实验室成为学员“实验员”,这样有利于让科技创新源源不断,让优秀人才不断涌流,有效防止科技人才“青黄不接”。

  “接下来,我们将在湖南民进各级组织和全体会员中,认真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潘碧灵表示,将全力以赴深入调查研究,致力提升议政建言的针对性、专业性和精准度,努力形成更多高质量的建言成果,为编制湖南省“十五五”规划、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贡献民进力量。

  住湘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副主席、民盟湖南省委会主委何寄华。

  “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看望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说明习近平总书记对党派成员、政协委员履职的高看厚爱,深切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育担当和民本情怀。”住湘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副主席、民盟湖南省委会主委何寄华说。

  “在我看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重点在于两个方面。”何寄华说,第一个方面是如何坚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第二个方面是深化思政课的教育体系建设。“湖南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厚重的革命文化、活跃的现代文化,应该充分挖掘,凝练总结,成为思政课的教案,进入到学生的课堂里头去。”何寄华表示,同时也应该把湖南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的丰富实践与思政教育“小课堂”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好家风、家教文化浸润的作用,让孩子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得到丰富滋养。

  教育是民盟主界别之一,也是民盟履职的重点领域。“下一步,我们要组织湖南民盟各级组织和教育界盟员深入学习,立足岗位抓好立德树人各项工作,协同推动教育改革;同时,为‘十五五’规划的制定、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构建和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和发展积极协商建言,贡献民盟智慧和力量。”何寄华说。

  住湘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湖南省委会副主委、省教育厅副厅长王仁祥。

  “作为教育界的一名政协委员,我感到非常温暖。”在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后,住湘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湖南省委会副主委、省教育厅副厅长王仁祥激动地说,“习近平总书记在联组会现场说的每一句话,都让我们感受到,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基础性和战略性的作用,所以感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本在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这也让我倍感振奋。”王仁祥表示,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教育强国战略赋予职教战线的主要任务,“我也一直在思考和谋划湖南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任务和举措。”

  王仁祥认为,统筹优化职业学校和专业布局,推动办学定位与区域功能相匹配、院校布局与产业园区相匹配、专业集群与产业集群相匹配。要提高质量,以提升职业教育的办学能力为抓手,推进专业、课程、教材、实训基地、教师团队等关键要素改革。同时要统筹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形成多元主体办学新格局。“我们要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发挥技术技能人才优势,在服务经济发展、推进国际交流、助力乡村振兴等重大任务中彰显职业教育效能。”王仁祥说。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王诗颖 李兵 摄影 张必闻 陈杰 北京报道

编辑:邓骄旭

推荐
评论
      您的真知灼见远胜过“顶”“好”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