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的共同关注

  十四届全国政协充分发挥人民政协智力密集、人才荟萃的优势,创新开展了“委员科学讲堂”和“科普万里行”活动。

  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期间科技界31组小组讨论中,有一个话题贯穿始终。那就是——科普。

  3月5日,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科技界委员进行小组讨论。  (本刊记者 苏婵/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3月5日下午,作为第一场小组讨论的主持人,蔡荣根委员马上捕捉到科学家们的“兴趣”,兴致冲冲地谈起十几天前参加的全国政协“科普万里行”活动。

  2月17日至21日,全国政协“科普万里行”活动首次走进香港、澳门,邀请“追问宇宙”的武向平、“恐龙院士”徐星以及探秘“黑洞”的蔡荣根等委员分别走进香港、澳门的10所学校,共开展了10场科普讲座,现场聆听的大中小学校师生多达3000余人。

  武向平委员对学生们的热情难以忘怀:“我注意到,我们香港的小孩子们很喜欢天文。我们政协委员去作科普讲座,是个很好的机会,给他们一个更广阔的视野,也希望他们将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武向平热衷于科普事业,每年大约要作50场科普讲座。在小组讨论现场,他顺便“科普”了一把,热情地为在座的科学家介绍“科普万里行”活动的背景。

  十四届全国政协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科普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共二十大关于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重要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人民政协智力密集、人才荟萃的优势,创新开展了“委员科学讲堂”和“科普万里行”活动。

  什么是生命科学?“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可能出现吗?我们是谁,我们今天在哪里,我们向哪里去?最快的刀、最准的尺、最亮的光是什么?……施一公、潘建伟、周忠和、常凯、欧阳宏伟等科学家纷纷加入到科普活动中来,助力全社会厚植科学精神。自2023年9月启动以来,全国政协已经为学生们送上了70多场“科学盛宴”。

  “我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我们全国政协有各个领域的科学家,是一个非常好的科普平台。”赵宇亮委员回顾了过去一年参加的科普活动,参加了“委员科学讲堂”、开学第一课等10余次科普活动,为大家讲解纳米科技在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

  到基层去、到学校去、到社区去、到农村去、到欠发达地区去、到广大公众身边去,全国政协组织委员们深入中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仅2024年,全国政协就邀请26位委员分赴16省市,开展27场“科普万里行”活动。

  武向平委员继续倡议,“‘科普万里行’活动不仅要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还要尽量往基层去。全国政协每年组织大量的调研活动,借此机会让政协委员在科普工作中发挥作用,将科学知识传播到各个地方去。这样的机会难得,希望大家积极参与进来。”

  行程万里的意义凸显于此,在关注不够、期待不够、重视不够的地方,给生活环境、信息平台受限的青少年们,种下一颗感知科学、好奇创新、激发热爱、追求梦想、希望向上的种子,少时的经历往往对成长别具意义。

  更多的科学家加入了讨论:“新修订的科普法公布实施了”“我的科普提案得到了积极办复,重庆马上就有科普体验馆了,欢迎大家来作科普讲座”……

  3月8日下午,话题又转到了科普上。方忠委员的发言引起大家的思考。

  “大家谈了很多科普工作的经历和建议,我非常认可。但是科普工作看起来很容易,做起来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像我这种做基础研究的,因为基础研究很难用简单的语言来描述。”

  方忠委员和他所在的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很早就致力于科普工作,物理所的微信公众号文章经常收获“10万+”的阅读量。“我一个深刻的感受就是,除了作讲座和拍视频之外,还能做什么?科学家需要静下心来、板凳要坐十年冷。怎么让大家了解基础研究,构建一个良好的科研生态,是我们也要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

  蔡荣根补充道:“科普不光是对小孩子,也对社会公众的科学素养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年,国家在科普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整个社会的科学素养也在不断提升,但总体来说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科学家在做好科技创新工作之外,更应该做好科普工作。”

  这一观点与朱松纯委员不谋而合。

  朱松纯笑了笑,提到生活中经常被问的两个问题:一个是学生问的“朱老师,我的职业还有几年被AI替换?”另一个是家长问的“我的孩子要学什么专业,未来才能好就业?”

  “大家的焦虑可能受社会传递的影响。我觉得目前还没有必要太紧张人工智能与职业的高度融合问题。”朱松纯说,从2024年1月5日参加“委员科学讲堂”到年底,一年来大概作了几十场报告,为大家讲解什么是人工智能、培养什么样的人工智能人才到怎么发展人工智能等内容,以减轻这种焦虑。

  对“科普”的热情从会场延伸到了会外,张云泉委员在去人民大会堂的车上追着蔡荣根委员问“科普万里行”港澳行的“实况”;徐星委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忘不了孩子们拉着我的手不舍得离开;周忠和委员在科学普及、科学教育、科学传播等多方面提交提案……

  “孩子们的求知欲是科普工作最珍贵的回音。”蔡荣根委员在车上回答张云泉委员的提问。

  据悉,全国两会胜利闭幕后的首场“委员科学讲堂”活动将于4月开展。接下来,将有更多的科学家继续收拾行囊、踏上万里行程,迎接一个个热切而求知的目光……

  记者:马欣

编辑:邓骄旭

推荐
评论
      您的真知灼见远胜过“顶”“好”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