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沟通桥梁 汇聚发展力量——湖北省政协强化制度机制建设做好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

  记者 毛丽萍

  近日,湖北省政协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部署会召开。这是落实今年湖北省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中提出“深入落实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拓宽联系渠道,丰富联系方式,提高联系实效”的具体举措。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

  2023年,湖北省政协以承担“完善政协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省委重要改革项目研究为契机,出台《关于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的意见(试行)》,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召开界别联系会,总结交流和研究布置界别工作,着力将建机制与抓落实同部署同推进,不断增强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主动性,不断激发界别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为地区发展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构建多元联系网络:

  对接群众有方向

  十三届湖北省政协以来,省政协党组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各位主席会议成员带头联系界别、参加活动、听取意见。参加今年湖北省政协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部署会的省政协副主席尔肯江·吐拉洪表示,委员联系群众要把握三个度,即广度、宽度和深度。要系统了解和反映来自各个方面的真知灼见,拓宽群众意见表达的渠道,做到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

  湖北省政协将界别工作作为基础工程来落实、系统工程来推进、品牌工程来打造,每个专门(工作)委员会对应联系3至4个界别,实现专(工)委会联系界别全覆盖。成立31个界别工作小组,实行组长负责制,安排中共界别的委员和特邀界别中的地方政协与统战部门领导干部参加其他界别工作小组,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引导委员坚持将面向界别群众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画好最大同心圆作为联系界别群众工作的重要内容,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联系界别群众的工作主线,将联系界别群众工作同协商议政、视察考察调研、谈心交流以及报送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履职活动有机融合、一体推进。

  让委员界别意识强起来,“身”入群众是前提和基础。对外友好界委员喻鹏广泛联系华侨华人、侨商协会代表、企业代表,承办第二十四届华创会;金玲委员担任香港岛妇女联会主席,团结域内各行业女性深入基层,走进小区服务居民和社区治理工作,大力普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爱国爱港正能量;经济界委员李军主动协同武汉市东西湖区法院联合成立省五金机电商会“共享法庭”,让企业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务,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委员们进乡镇、入社区、联企业,实现政协委员下沉基层、服务群众全覆盖,有效解决了委员联系界别群众不主动、不经常、不畅通的问题,基本形成了政协委员与界别群众主动联、经常联、有效联的工作格局。

  创新多种联系形式:

  深入互动聚共识

  2023年,省政协《关于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的意见(试行)》出台后,有力推动了委员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工作,构建包含界别协商、界别联谊、委员讲堂、委员读书等在内的多层次、多样化的界别活动平台。

  各专委会把服务界别工作小组履职作为凝聚共识的途径和载体。其中,经济委员会寓知情明政与专题协商于一体,召开经济运行情况调研分析暨界别协商座谈会。“我们结合季度经济运行情况调研分析组织推动委员深入地方支柱产业重点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通过实地交流调查,听取广大企业经营者和员工意见建议,帮助企业理解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和经济工作方针政策,协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增强发展信心。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召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调研分析座谈会,形成调研分析报告报省委、省政府决策参考。”省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王兆民说。

  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发挥港澳特别邀请人士的桥梁作用,邀请港澳地区10余批团组300余人次来鄂加强交往交流,引导港澳台侨人士不断增进“五个认同”;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坚持“抓规范、抓创新、抓特色、抓品牌、抓实效”,组织文化艺术界、九三学社界、新闻出版界委员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开展“弘扬荆楚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界别活动,深化对“两个结合”的认识;提案委员会鼓励各界别突出专业优势提交精品提案,去年14件界别提案被确定为省领导重点督办提案;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围绕“推进和美乡村建设”主题,形成的界别协商成果报告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

  建立完善多种机制:

  履职为民长效化

  近两年,委员们通过界别发声更积极,联系群众的身影更活跃。以去年的一组数据为例:湖北省政协各类协商议政会议上,以界别名义提交的建言材料占全部发言材料总数的35.2%。“这种变化也在于近年来省政协通过不断夯实界别工作制度之基,不断规范界别工作,进而推动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走深走实。”省政协委员工作委员会主任董永祥说。

  从突出界别特色修订《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界别工作发挥界别作用的办法》,到强化正向激励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省政协界别和委员工作的若干措施(试行)》《关于成立政协第十三届湖北省委员会界别工作小组和开展界别活动的方案》等,有效激发了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内生动力。

  不仅如此,省政协着重建立委员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双服务”工作机制,每年围绕联系群众、服务人民,制定全省共性指导议题,引导委员不断强化履职为民的责任意识,结合全省实际,共同推动涉及重点群众共性问题的解决。

  “今年我们将充分发挥重大协商议题的牵引作用,推动委员联系界别群众与履职工作深度融合,对‘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制度’开展专项民主监督时,不仅要听取各基层单位、企业的意见,更要听取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的意见建议;在围绕‘推进城乡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月度专题协商会调研时,要听听孩子们的声音,以孩子的视角观察和思考友好型社会和友好型社区的模样。”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主任周德刚表示。

编辑:邓骄旭

推荐
评论
      您的真知灼见远胜过“顶”“好”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