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读书分享会上,委员们畅谈心声

  春日芳菲好,读书正当时。4月20日,长沙梅溪湖,湖光潋滟,草木葱茏,一派生机蓬勃。湖畔的笨狼家·林木森书店走进许多家长和孩子,由省政协委员学习联络委、文教卫体和文史委联合主办的委员读书分享会在此举办。

  作为今年省政协开启委员读书后的首场线下读书活动,这场以“家校社协同共育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为主题的活动吸引了省、市政协委员以及界别群众共同参与,大家齐聚一堂,探讨家校社协同共育的新路径,为书香社会建设、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献智出力。

  思想碰撞,共助青少年成长成才

  一大早,林木森书店便围聚了不少来阅读休闲的家长和孩子,门口的阅读体验区更是成为一道风景线,能实时推荐书单的AI机器人、机器狗一亮相便吸引了全场目光;以“书中美食”为主题的展位前,体验者可以一边品尝具有特色的茶点,一边感受阅读与生活相互交融的独特魅力。

  读书分享会现场,省政协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刘静率先带领大家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将国家政策方针与当下教育实际紧密相连,让在场听众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有了更为清晰、深刻的认识。

  “我们观察学生群体发现,过度竞争导致过高压力,从而形成很多值得关注的现象。”省政协委员、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甘文波结合工作实际,分享了对家校社协同共育的认识和理解。他认为,绝大部分家长只看到了显性账目,似乎自己给孩子提前谋算能让他们赢得竞争,但同时很多孩子提前透支了人生的兴趣,结果进入大学后就躺平了。要把握好竞争的度,还需要清楚孩子成才成功的隐性账目,同时需要探索一条做减法的路子,给学生留白。

  甘文波的发言引发现场共鸣,一位观众感慨:“作为家长,我们既怕孩子输在起跑线,又怕过度培训压垮孩子。甘委员的一番话真是说到心坎里了。”

  省政协常委、省作协主席汤素兰以《阅读让世界更美好》为题,不仅分享了她在教育领域多年积累的深刻感悟与深入思考,还凭借丰富的文学创作经验,从独特的文学视角,为大家打开了一扇窥探孩子内心世界的窗户,引导大家深入思索如何以更科学、更有效的方式引导孩子茁壮成长,引发了现场听众的深度思考。

  圆桌交流,热议协同共育新路径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省两会期间,省政协委员、湘江新区博才小学校长龙胜提交了《关注城市留守儿童建设高质量家校社教联体》提案,针对日益突出的城市留守儿童问题,她提出建设高质量家校社教联体的构想,期望让家庭成为安乐窝、让学校成为幸福堡、让社区成为加油站。

  龙胜也将这一议题带到了活动现场,在热烈而融洽的氛围中,现场嘉宾围绕如何精准关爱城市留守儿童、探索家校社协同共育、以阅读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等内容,展开了一场精彩纷呈、干货满满的交流。

  博才小学教师舒向荣分享了一段令人深思的课堂经历。在课堂阅读《七色花》后,她向学生提问如果拥有实现愿望的七色花,最想实现什么愿望?一个学生的回答是“希望爸爸能多陪陪我”。

  舒向荣深刻意识到关爱城市留守儿童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她提出,学校应着力构建儿童精神滋养的生态环境,并以学校课程为例,分享了构建“师生家长阅读共同体”的实践经验。

  “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与习惯至关重要。”作为学生家长代表,长沙市政协委员王树江认为,热爱阅读的孩子内心世界往往丰富多彩,孩子们能够通过文字感悟人生的精彩,从而在文字中找寻到自己的人生方向与真谛。她也分享了自己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孩子阅读兴趣和文学素养的经验。

  岳麓区西湖街道黄泥岭社区党支部书记肖杰介绍了社区在陪伴孩子成长方面所做的工作,如精心打造家门口的阅读空间,持续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满足孩子们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同时,他也表示,社区只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如何为孩子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还需要家庭、学校与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加活动的委员们表示:“读书让我们更加坚定履职为民的初心,我们将把读书成果切实转化为履职成果,为推动家校社协同共育、促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全力以赴、不懈努力。”

  文丨政协融媒记者 李崎瑜

  图丨政协融媒记者 付 栎

推荐
评论
      您的真知灼见远胜过“顶”“好”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