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政协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统揽工作的总纲,坚持‘双向发力’,为自治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石泰峰如是评价。自治区政协着眼新形势新任务,突出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上双向发力,采取了多项履职创新举措。为了“唱出协商建言好声音,唱好协商民主大合唱”,围绕主线项目开展中长期跟踪研究,努力提升协商议政专业化水平;为了更好凝聚共识,首次向委员印送《政协委员履职导引》,定期召开知情明政吹风会,首次开办“委员讲堂”,首次开通“委员通道”,引导委员面向社会积极发声,扩大凝聚共识半径……自治区政协主席李秀领在今年常委会工作报告中进行了总结。这些履职创新举措的实施,使委员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凝聚共识、凝聚力量,全面提升了“双向发力”的质量。
2020 年 1 月 11 日,政协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十二届三次会议委员通道开启。
让委员发声更有“言值”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孩子的健康更是大家十分关心的热点问题。目前,自治区的出生缺陷防治工作不容乐观。自治区政府已出台《2011-2020年妇女发展纲要》《儿童发展纲要》,都强调要切实推进出生缺陷防治工作,但与先进省区仍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差距。”2019年1月27日,政协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十二届二次会议第五场“委员通道”开启,朱华委员回答记者提问。
2019年7月19日,以“内蒙古现代能源经济发展”为主题的自治区政协首场“委员讲堂”在呼和浩特开讲。讲堂上,自治区政协智库成员陈铮,自治区政协常委薛昇旗、杜凤莲,自治区政协委员贾振国、赵云平、马金山等结合自身研究和工作实践进行宣讲,与自治区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互动交流。
李秀领主席出席“委员讲堂”时指出,此举目的是为广大委员搭建一个新的履职平台、“双向发力”的重要载体,通过政协委员的宣讲,引领各族各界人士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自治区中心工作和社会热点问题,更好地凝聚广大委员和各族各界人士的共识和智慧。
自治区政协首次在全委会期间开设“委员通道”,是体现自治区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双向发力”的切实举措,为自治区公众打造了一个观察两会的窗口。委员们就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话题与媒体对话,展现了自治区的开放与自信。自治区广大政协委员积极参与“委员讲堂”,找准自身工作与政协履职的结合点,找准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的切入点,通过“委员讲堂”这个平台,广泛联系凝聚界别群众,面向社会正面发声,提升履职实效与水平。“委员通道”“委员讲堂”与“委员会客厅”等新形式一起,引导委员面向社会积极发声,扩大凝聚共识半径。
“我相信我们委员的发声将会越来越有‘言值’,越来越能凝聚共识、鼓舞士气!”朱华激动地说。
知情明政吹风会:激发履职热情
2019年10月23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协会议大厅座无虚席,300余名住呼和浩特市全国政协委员、自治区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区委和自治区工商联机关干部,自治区政协、呼和浩特市及所属区政协机关干部参加了2019年自治区政协知情明政吹风会。
这已经是自治区政协2019年召开的第二次知情明政吹风会了。
知情明政是政协委员有效参政议政的重要基础,是激发委员履职热情、发挥委员主体作用的前提条件。只有知情明政,才能更好地参政议政。如果了解面有限,或是对政情知晓不够,那么政协委员在参政议政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就难免有局限性。知情明政对政协委员有效参政议政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此,自治区政协委员、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盖志毅表示,“节约了政协委员和政府两头的时间和精力。因为这两头客观上存在信息不对称,有时间差。一方面政府已经解决的问题,委员还在继续提提案,政府还要答复;另一方面,政府希望委员们呼吁的,以便营造成社会氛围的,委员们还不知道。比如,房地产开发商重有利益的店铺建设销售,却轻视甚至无视公益性的托儿所建设,这是政协委员们以前不知道的。”
“吹风会的召开使委员们避免了临时抱佛脚、应急式地议政建言,最大限度地防止了囫囵吞枣式地解读形势、认识任务而导致的议政不准、建言不精,甚至无用的现象。‘盲人摸象’式地问诊把脉、建言献策是万万不可取的。”自治区政协常委、九三学社内蒙古区委专职副主委刘德如是说。
如果说政协委员在平时养成知情明政的良好习惯,对所建言的问题进行长期深入的了解和潜心研究,是力求在知情明政上有高度和深度。那么内蒙古自治区政协知情明政吹风会的召开,就是在畅通渠道、搭建平台,拓宽委员知情明政渠道,增强委员履职的针对性。
盖志毅深有感触地说,“政协委员议政,前提是知晓政府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正如这次吹风会的主题关于教育公平,关于教育高质量发展等,教育厅侯元厅长的讲授让委员们进一步了解教育的各热点问题,避免了离题跑题的无的放矢。”
“自治区政协组织召开知情明政吹风会,就是要为政协委员们更加详细了解‘国情’‘区情’创造条件。”刘德认为,建言献策是否精准、是否深刻、是否是真知灼见,不仅取决于对形势任务的宏观了解把握,而且取决于政协委员对所言问题的了解把握程度和研究认知水平。要想建言精准,务实管用,就必须对所建言问题做具有专业化的研究,把握事物本质,揭示其内在联系和固有规律。反之,认识问题浮皮潦草、一知半解,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对策和办法自然没有信服力、权威性。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如何更好践行‘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的重要思想?必须首先在知情明政上下功夫!”刘德感叹道。
中长期课题:形成凝聚共识“立体声”
“怎样建设一个既有政策性、科研性、文字性,又能够与时俱进,体现出大数据特点的数据库?”2019年10月29日,自治区政协港澳台侨联络和外事委员会召开研讨会,就确定的中长期议题“推动我区联通俄蒙,向北开放”推进工作进行交流,自治区政协副主席罗志虎在会上连问了两遍。
“我们可以将议题集中在一个平台上,分三个模块,一是课题管理,二是成果检索,三是数据共享。”内蒙古工业大学大数据学院副教授马瑞强回答道。
这项中长期议题着眼于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提出的要求,全面梳理汇总联通俄蒙向北开放情况,努力为将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广泛凝聚共识、建言献计出力。18位自治区政协委员及自治区政协应用型智库专家参加了这次座谈。
着力聚焦专门协商机构建设,强化质量导向,自治区政协把三至五年的中长期课题研究作为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纳入年度重点工作。选择涉及自治区长远发展的“做好水文章”“发展草牧业”“联通俄蒙,向北开放”等重大课题跟踪用力,建立由相关专委会牵头、若干界别参与、智库专家支撑、学习调研基地和数据库建设一体推进的“多位一体”工作模式,向“专门”“专业”“专长”做努力。
这次研讨会上,委员和专家结合实际探讨了中长期项目计划安排方案,明确了该项目的专家支持系统、调研基地及数据库建设程序,还明确了子项目设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同时要求委员们处理好中长期调研项目与日常履职的关系、智库成员议题研究与本单位业务工作的关系、中长期项目研究和短期成果的关系,发挥政协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切实推动提质增效,不断提高建言资政的精准度和实效性,努力提升政协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履职创新的步伐在2020年将会迈得更加铿锵……
作者:常歌,内蒙古政协杂志社副社长、编审;
潘信利,九三学社内蒙古区会工作人员
编辑:邓骄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