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政协:唱响提质增效高质量履职主旋律

江苏省常州市,一座工业明星城。实体经济在这座城市中占有重要分量,“实”的理念也渗透到这座城市的各项工作中。近年来,在中共常州市委领导下,常州市政协以实实在在的举措,促进政协工作不断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把准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努力唱响提质增效、高质量履职主旋律,在服务大局中充分彰显人民政协的价值追求!”常州市政协主席俞志平说。

不断完善制度搭建“四梁八柱”

加强制度建设,推动人民政协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常州市政协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政协工作的决策部署,牢牢抓住制度建设这一根本,坚持健全制度和完善机制同步发力,持续推动制度体系建设,走出了政协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实践之路。

——从全局和整体层面构建制度框架体系。

常州市政协坚持全局站位,牢牢把握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性质定位,主动把政协制度建设纳入市域治理的制度体系“一盘棋”。

积极协助市委建立完善政协协商民主制度框架,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涉及政协工作的六项制度,完善了政协协商民主制度框架体系,搭建了政协工作的“四梁八柱”。

在市委的大力支持下,常州市坚持把政协工作放在全局工作中进行部署和推进,纳入全市深化改革和党的建设考核范围,并结合常州实际,创新性地把政协综合评价纳入全市政治生态监测评估体系,统一部署、安排和推进。建立完善了与党委政府以及部门多层次的联系联动机制、选题机制、调研机制、成果评价机制,与辖市区政协联系联动机制等,在推进政协履职工作规范化、程序化方面发挥了作用,推动形成了全市重视支持政协工作的良好生态。

——不断完善政协工作各项机制。

制度建设必须与时代同步同行,才有生命力。常州市政协注重把中央和省、市委的要求与工作实际结合起来,不断深化对新时代政协工作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自觉推动政协制度建设与时俱进、完善发展。

探索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衔接新路径。2017年,常州市政协协助市委研究制定《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时,就结合常州实际提出:“积极探索政协组织有关委员参与基层协商的有效途径和形式,协助党委、政府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促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相衔接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依据。

近三年来,常州市政协积极推进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及时启动“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平台建设。各辖市区运用好“委员之家”、委员工作室等平台载体,开展基层议事协商活动。通过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的有效衔接,把政协协商的触角和末梢延伸到人民群众中,推动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常州市政协注重加强与市委、市政府工作制度的对接衔接,增强与党政工作的协同性。根据市委《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市委、市政府、市政协联合制定《政协年度协商计划制定办法》《提案办理协商办法》等,完善党委政府政协秘书长协商计划商议机制、党委政府办公室提案交办机制,形成了党委、政府和政协职责明确、协调顺畅、有效管用的运行机制,使政协各项履职工作与党政中心贴得更紧,成效更加显现。

常州市政协在制定、修订《提案审查工作细则》《重点提案遴选与督办办法》《提案内容公开办法(试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机制,推动提案质量、提案办理质量的提升。编报《重要提案摘报》,报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阅批,形成高层带动、阅批督办提案的工作机制;建立提案办理协商与议政性专题协商的融合机制,组织提案人与课题组共同协商建言,实现提案办理和协商建言双向发力;开展重点提案办理情况测评,先由重点提案的主办单位根据提案的建议内容进行办理工作针对性总结,提案者再根据相关信息进行办理情况满意度测评;以“提案选登”的形式,选择部分提案在政协门户网站上公开,以公开促进提案质量的提升。

——将制度落实作为重中之重。

在抓好制度建设的同时,常州市政协将制度的落实作为重中之重。2018年,常州市政协协助市委开展《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贯彻落实情况的专项督查调研,并形成了督查专报。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对督查报告专门作出批示,要求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坚持问题导向,切实加强党对政协工作的领导,不断丰富、深化政协协商,强化政协履职保障,加大委员队伍建设力度,着力营造有利于政协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围绕委员主体作用的发挥,常州市政协加大力度落实好主席会议成员联系常委、联系界别和基层政协委员以及常委联系委员、加强委员履职能力、委员履职量化考核等制度,促进委员服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激发委员的履职积极性、主动性。以“全员入委”为契机,全面落实市委关于加强政协党的建设的部署和要求,开展“一入三建”系统化建设,建立委员专业组,把委员按照专业编入各专业组,各专委会按专业组开展履职活动,构建“委组一体”“委界联动”工作新模式,有效促进了委员履职活动的专业化和特色化优势的发挥。

聚焦党政中心任务做实专题协商课题

常州市政协在工作中坚持高站位、谋大局,聚焦市委推进“三个走在前列、一个积极探索”的部署要求和“五大明星城”建设的目标任务,精准选题,广泛调研,深入协商,务求串珠成链、形成系列,切实把专题协商课题做实,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

——立足全局精准选题。

立足全局选好题是做好协商议政工作的前提。常州市政协根据党政中心任务,完善机制,切实抓好选题工作,形成了党政领导“点题”,向全体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各辖市区政协广泛“征题”,由专委会与党政部门对口“商题”,秘书长专委会主任联席会议集中“审题”,主席会议研究“定题”的“选题五步法”。在此基础上,形成政协年度协商计划草案,报市委审批后实施,既体现选题的开放度、参与度,又增强了选题的聚焦度、精准度。

2017年换届伊始,常州市政协第一次议政性常委会议协商课题“建设常州综合港务区”,就是常州市政协根据市委、市政府全力推进实现产城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而提出的。常州市政协及时抓住重大举措的贯彻实施,围绕“如何释放资源整合集约利用的红利,培育发展新动能”这个具有全局性意义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精心选择了协商建言切入点。课题立足国家和省有关战略,力求通过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培育常州发展的新空间、新优势、新动能,提出了既前瞻又务实的建议。

协商会后不到一个月,市委全会专门对综合港务区建设提出了部署意见。随后,市政府成立综合港务区建设领导小组,迅速出台2017-2020年行动计划、启动相关规划编制工作,形成了市级统筹、市区联动、部门支持、专项推进的工作格局。

——完善调研方法保证调研质量。

常州市政协不断改进调查研究方式,对课题调研前、调研中、调研后分别制定规定动作,用标准化手段保证调研质量。调研前做好两方面的准备:一是学习辅导,通过专题学习弄懂是什么,明白为什么;二是制订方案,根据调研目的,对课题组成员的组成、调研对象和调研点位的选择、调研题目的节点分解和确定、调研的方式途径等进行详细研究,制定周密调研方案。调研中做到查全、查准、查深、查真。调研后会商诊断,回答好“五个说清楚”:一是“是什么”,说清楚被调研对象的基本概念;二是“为什么”,说清楚调研的目的、意义、价值、作用;三是说清楚主客观条件与现状;四是说清楚应当做什么;五是说清楚怎么做,从而使得政协的意见建议更具针对性、更有可操作性,为党政科学决策提供翔实依据和有益参考。

——系列调研形成深度树立品牌。

围绕党政决策部署,常州市政协坚持问题导向,选择具有综合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课题开展持续、深入的调研,力求“串珠成链”、形成系列,打造了常州市政协调研的系列课题品牌。

十四届常州市政协始终聚焦“打造智能制造名城战略”这一课题深化研究。2017年以“智能物流装备制造产业”为主题,2018年以“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为主题,2019年以“发展具有常州特色工业互联网”为主题,连续三年以议政性常委会议形式持续开展协商议政活动。有针对性地组织了多方力量进行联合调研,还多次专程赴京向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咨询请教,细心求证。

聚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常州市政协以“用好‘常州三杰’精神时代价值”“深度开发历史名人资源”“彰显乡愁文化特色”等课题为切入点开展主席会议协商,使协商工作叠次推进、步步深入。调研成果得到了有关方面的积极响应,常州市委党校已把“常州三杰(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精神纳入主体班教学内容,去年9月,“常州三杰”群雕在常州工学院正式落成。

十四届市政协组成以来,常州市委、市政府领导先后对政协调研报告、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批示达212件次,一批政协协商成果得到了转化运用,500多条意见建议被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吸收采纳,为助推党政科学决策、有效施政贡献了政协智慧和力量。

探索民主监督新途径助推党委决策部署落实

在市委的领导下,常州市政协立足职能定位,积极探索途径,着力创新方法,大力推动政协民主监督工作与党委督查工作有机融合,形成了“一体双联”工作模式,较好地发挥党委督查工作权威性、导向性和政协智力优势、渠道优势两个方面的优势和作用,形成优势互补、工作互促、成效互享的良好局面,提高了政协民主监督工作实效。

——探索创建民主监督工作新机制。

常州市政协认为在现阶段下,政协民主监督更为重要和关键的是在形式或者方法途径上与市委工作特别是督查工作紧密结合、有机融合,更能形成推进工作的良好格局。经过与市委有关领导以及督查部门的协商讨论,在制定《中共常州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时,就明确规定,“重点监督议题应纳入政协年度协商计划,纳入市委年度督查计划,征求市政府意见后,报市委讨论确定。”通过市委文件的形式,把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纳入市委督查工作体系,把重点民主监督议题纳入市委年度督查计划,确保政协民主监督工作在市委的统一领导下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落实,为开展民主监督提供了制度保障。

常州市政协与党政督查部门联合确定监督议题,并根据议题制定办法,认真组织实施。然后,依托专委会和相关界别,按照职能、专业对口的原则,遴选履职意愿及能力较强的政协委员组建专项民主监督小组,由专委会主任担任组长,同时应邀受聘为市委督察专员,牵头组成督查专家团队,与市委督查室联合开展督查调研活动。民主监督小组与市委督查室督查专员专家团队为两块牌子一套班子,负责具体组织开展活动,采取座谈交流、动态跟踪、走访调研等方式,及时了解掌握相关工作进度、做法成效、存在问题等情况,对照市委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要求,形成专题监督报告,提出建议。常州市政协还注重监督成果的运用,通过市委督查室,把政协民主监督意见转化为市委专题督查报告,并作为全市年度机关效能建设考评的重要依据,极大地增强了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实效。

2019年,常州市政协就大运河文化带样板区和示范段建设、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建设,通过听、看、查、访、谈等方式,进行专项督查和动态跟踪,形成民主监督报告,为市委、市政府提供了考评依据和决策参考,较好地发挥了市委督查和政协民主监督两个方面的优势和作用,取得良好效果。

——用好民主监督推动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

围绕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是常州市政协开展民主监督的有效抓手。常州市政协围绕推动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通过专委会对口协商、界别协商等形式开展协商式监督,找准存在问题的短板和薄弱环节,精准建言,从大局上、长远性上提出务实的建议;注重准确把握方法,长处着眼,小处着手,从党政所需、群众所盼、政协所能出发,开展监督性调研,为解决问题提供参考意见;对往年的政协协商成果的转化运用情况进行跟踪调研监督,在参与中支持、在支持中服务、在服务中监督。

2019年,常州市政协围绕长江大保护开展联动民主监督,从产业发展角度提出沿江绿色转型发展等建议,积极推动2018年参与的沪苏浙皖三省一市政协长三角区域污染防治协作机制落实情况民主监督成果的再落实,协商成果得到省政协调研组充分肯定。围绕市委、市政府年度工作目标任务的实施,组织专委会、界别活动组开展专项视察、监督评议,协力推进工作。

常州市政协注重推进以主席会议为载体、具有民主监督性质的专项视察调研活动。综合港务区建设是常州市抢抓战略机遇的重大举措,也是2017年市政协常委会议专题协商的重要成果。常州市政协加强工作跟踪衔接,把“推进综合港务区建设”专项民主监督工作纳入市委2018年专项督查项目,采取“市委督查+政协民主监督”“专项督查调研+主席会议集中视察协商”一体双联、双向推动的模式,与市委督查室联合开展两次专项督查调研,并在此基础上召开监督性主席会议进行深入协商,有力推动了综合港务区的加快建设。

并肩战“疫”“协”手同行

今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常州市政协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广泛动员、引导全市各级政协和政协委员,立足岗位奉献,充分发挥优势,广泛汇聚抗击疫情的智慧和力量,确保市委部署要求的落实落地落细。市委书记齐家滨,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陈金虎等党政领导对此赞赏有加。

市政协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各项部署要求,精心谋划部署政协防控工作,及时向全体政协委员发出倡议,充分发挥优势和作用,投身战“疫”行动。党组和主席会议成员深入社区、企业、医院等疫情防控一线调研督导,走访生产企业指导帮扶复工复产,扎实助推防控措施的落地落细,切实扛起政治责任、岗位责任、工作责任。广大政协委员积极响应,踊跃行动,与全市人民一道携手同舟共济、共克时艰,以多种方式参与到疫情防控中。委员们围绕疫情防控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双向发力。一方面,围绕防控物资保障、上岗复工应对举措、特殊群体心理疏导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市政协委员报送社情民意信息400多条,经整理向省政协、市委编报《社情民意》65期;坚持走访联系界别群众,做好释疑解惑、引导疏导工作,坚定战“疫”决心、提振发展信心。另一方面,立足岗位,发挥作用。宗焕琴、杨水清等委员急疫情防控工作之所急,踊跃奉献爱心。据不完全统计,市政协委员捐款捐物达3500多万元。常州市新冠肺炎防治组组长刘宁等医卫界委员迎难而上、身先士卒,奋战在救死扶伤、防控疫情的第一线;张惊涛等经济界企业家委员全力配合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全力协助完成雷神山医院等建设任务,同时有序稳妥做好复工复产各项工作;机关党员干部认真落实防控工作责任,积极参加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走访复工复产企业、无偿献血等活动,缴纳特别党费。在这场大战中践行了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了合格答卷,较好地发挥了在本职工作中的带头表率作用、界别群众中的代表示范作用,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作出了贡献。

“政协工作最终要通过‘六个看’来检验成效:一看是否把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二看是否推进两个百年目标实现作为政协履职的主线,三看是否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发挥独特作用的中心环节,四看是否坚持团结民主两大主题,五看是否把发挥专门协商机构功能真正发挥好,六看政协委员主体作用是否真正发挥出来。近年来常州市政协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把握政治方向,增强政治定力,准确把握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突出服务中心、履职为民和加强自身建设三个工作重点,彰显了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气象、新作为。”常州市政协主席俞志平表示。(郑言)

编辑:邓骄旭

推荐
评论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