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故事|让老年人安度晚年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养老问题成了人们热点话题。

一方面城市新型养老服务模式的出现,为空巢家庭带来了便利,乡镇敬老院让农村孤寡老人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另一方面敬老院的管理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王宇华——耒阳市人民医院护理部的一位白衣天使,耒阳政协共青团界别政协委员。

2019年3月,耒阳市政协十届四次全会上,王宇华提交了一份《关于解决我市敬老院现存问题的提案》,这份提案作为当年的重点提案交给耒阳市民政局主办。

作为一名年轻的80后,为什么会关注养老这个问题呢?

义诊,让她发现了问题

由于工作的原因,王宇华每年都会参加耒阳团市委组织的“学雷锋”活动,大多数时间是到城区或边远的乡镇为敬老院的老人进行爱心义诊。

 

在多次的爱心义诊活动中,王宇华发现当前乡镇敬老院场地设施等硬件虽有所改善,但服务质量和水平等软件却存在诸多不足。特别是敬老院人员配置不足,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和陪护人员。全市34所乡镇敬老院只有2个敬老院配备了医护人员,其他只配有院长和1-2名工勤人员。

当老人生病时,就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如:就诊无人陪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等,甚至有时他们义诊时留下的药物,也没有按时给老人们服用。这个问题,引起了王宇华的重视,她开始思考,如何才能破解这一难题?

提案,推动问题的解决

王宇华主动联系民政局,了解全市养老院的总体情况,又翻阅了大量资料,看其他地方是如何破解这一难题。经过几个月的调研,王宇华和其他委员一起撰写了《关于解决我市敬老院现存问题的提案》,提出了由当地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期派人到敬老院巡诊,定期评估健康状况,并建立有效的双向转诊机制。提案一出,立即引起了共鸣,也得到了市政协的高度重视。毕竟,养老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

 

提案交办后,耒阳市民政局立即研究对策,积极采纳委员的建议,先后出台了《耒阳市敬老院管理办法》《耒阳市农村敬老院星级管理考评办法》《关于进一步提高全市敬老院养老服务质量的通知》等相关文件,每季度定期组织对全市敬老院的日常管理、安全管理、生活生产、护理服务等方面进行考评和打分,实行星级管理考核,对标全国养老服务质量专项大检查、大整顿活动涉及的115项养老质量提升技术指标,敬老院的硬件、软件得到了全面的整顿提升。

经过加大对全市敬老院工作人员的业务和护理知识的培训,截至目前,耒阳市敬老院工作人员拥有初级养老护理证资格人数从最初的屈指可数上升到现已有29名,大大提升了敬老院的服务质量和水平。要求市民政站和敬老院为老人们建立健康档案,并与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诊疗服务协议,建立有效的双向转诊机制,为每位老人提供更方便、快捷、优质、连续性的医疗服务。

呼吁,让老人安度晚年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同时也是一名医务工作者,王宇华时常关心国内外先进地区的养老模式,积极与政府相关部门联系,探索研究适合耒阳本地特色的“医、养、护”相结合的公寓式养老模式。她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每个人都有老的时候,让老人安度晚年,看似为了别人,其实也是为了我们自己。”

 

让人高兴的是,耒阳市民政局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协调相关部门,一所全方位为老年人提供住宿供养、生活护理、医疗保健、康复娱乐、心理治疗等标准公寓式敬老院在耒阳市富民路边上建成,并于2019年5月16日,举行了城区中心敬老院“公建民营”合作合同签约仪式,开创了我市养老服务“公建民营”新模式,为耒阳养老产业的发展探索出了新的道路。

回顾自己的提案经历仍然历历在目,从敬老院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提升,到经过数十次协调后的城区“公建民营”标准公寓式敬老院落地生根,政协委员履职之路,王宇华感慨万千,同时也更加坚定了自己未来要继续聚焦社会热点,为群众发声的决心。她说“作为一名委员,我是感到非常光荣,通过建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深切地体会政协在社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后将一如既往立足本职工作,关注民生,撰写提案,积极履职尽责,相信在委员们的共同努力下,耒阳的明天,一定会更好!”(陆小勇、李怡)

编辑:邓骄旭

推荐
评论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