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2019年,湖南省政协紧跟全国政协安排部署,建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研究基地、培训基地和实践基地,形成人民政协理论研究、培训和实践“三位一体”格局。而今,研究基地已经在湖南政协这片沃土上生根开花,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9月1日至2日,湖南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研究基地2020年度第二批研究课题成果评审会在湘潭市召开。省政协研究室主任高鑫、省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会长吴志宪、省政协研究室副主任廖国豪、湘潭市政协副主席刘良廷等参加评审会。
会上,由省政协研究室、省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湘潭市政协、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省社会主义学院以及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等相关单位专家组成专家评审组,分别从研究课题成果的思想性、实践性、创新性和规范性四个方面进行评分,综合四个方面的分数并有5名以上的评委评分在90分以上方能评定为优秀。严谨的评审规则,让评审结果真正实现了客观、公正和科学。
评审组先后评审了省委党校、省社科院、湘潭大学、致公党省委提交的5个研究课题成果,对其内容做出精彩点评,并从框架结构、行文思路和对策建议等方面,提出了具有专业性和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新时代结出政协理论研究新成果
“选题角度很好,贴近政协工作”“理论依据翔实,对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主体不明确,部分内容还需要深化”“着力点不清晰,瓶颈问题要讲清”……会上,评审组成员针对课题负责人的阐述,既充分肯定研究课题成果的意义与价值,又直言不讳地指出存在的不足之处。
本次评审的5个研究课题成果,都是紧紧围绕政协日常工作展开论述,并对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评审组专家针对研究课题成果提出的新观点、新看法,为课题负责人进一步打开思路、完善成果打开了“新视角”。在此次评审会前,省政协还于8月18日至19日在娄底市召开了研究基地第一批年度研究成果评审会,集中评审了5个研究课题成果。这两次评审会的召开,是对今年研究基地形成的研究成果的集中验收,也是对新时代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探讨与交流。
一次思想观念的碰撞与交流
“过去是荣誉,现在谈责任,新时代的‘变化’要点出来”。在评审会现场,评审组专家谈得最多的就是如何在课题成果中突出新做法、新成果、新变化,从而更好地适应新时代。
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王海峰提交的研究课题成果《人民政协作为坚持和加强党对各项工作领导的重要阵地研究》让人耳目一新,研究论点很前卫,对于现实工作具有指导意义。评审组专家纷纷表示,这个命题很“新”,凸显了当下人民政协工作的新使命新任务,同时在实践上来说又契合了现实需要,把人民政协的优势集中体现了出来。
致公党省委统战理论和党务研究会主任、湖南大学副教授丁军强提交的研究课题成果《专门协商机构的历史演进与当代实践研究》博得评审组专家一致好评,翔实的数据分析和丰富的文献资料引用,让成果更加立体和饱满。“专门协商机构突出的就是专门两个字,文章聚焦了政协的主责主业,也体现了政协工作的特色”,评审组充分肯定了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同时对后期的修改和完善提出了意见建议。
此次评审会是一次理论来自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的生动写照。新时代的理论成果要从实践中提炼,同时又要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完善和发展。
期间,评审组一行还前往湖南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研究基地湘潭大学研究中心实地考察,听取中心负责人对于中心建设、理论研究等方面的工作汇报。
文 | 《文史博览·人物》记者 欧阳仲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