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双
本报讯 10月15日,湖南省政协经科委、港澳委部分委员赴长沙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同步开展“全国政协书院”读书活动线下交流座谈会,围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种业创新发展”展开实地考察和座谈交流。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是农业生产的关键要素与核心命脉,如何将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与会人员从发挥湖南种业优势、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种业创新高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等方面提出建议。
“湖南的气候条件不适宜许多农作物的生产,但是湖南的种业创新、油茶育种做得不错。”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校长邹学校建议,国家在农业发展方面因地制宜,进一步优化南北方产业及资源配置。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研究员李建国建议,将育种技术与现代大数据、智能化技术精准结合,提高育种效益。在突出基础研究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与外界的开放合作,以应对生物技术的迭代更新。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是科技兴农强农的战略选择。”湖南省政协经科委主任吴金明认为,对于湖南来说,要特别重视精细农业与高技术农业的发展,尤其是要注重种业工程技术的创新突破。
线下委员、专家们面对面讨论得热火朝天,线上读书群内的建言热度也丝毫不减。“希望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攻克关键共性技术、做好知识保护工作”“要加大种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破除种业人才流动的‘瓶颈’”……一条条建议在微信群内不断滚动刷新,乡村振兴的种业创新路径在交流中越发清晰。
编辑:邓骄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