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热议: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 | 委员读书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11月1日,全国政协书院“新时代乡村振兴”湖南读书群里,委员们继续学习《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第四章节“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并着重围绕《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中关于“三农”、乡村振兴等方面内容展开交流。当天读书主题为:牢守耕地红线,提升土地利用开发管理水平。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领会《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导读委员纪雄辉在群里发出一则刘仲华院士的视频,这则视频是由湖南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民族和宗教委员会指导,政协云、文史博览、力量湖南联合推出的“院士·专家说 | 新时代乡村振兴”系列视频之一。

中国工程院院士、茶学专家刘仲华在视频中说道,茶产业很好地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茶旅融合非常适合在湖南的主要茶区、尤其是大湘西地区发展,从而推动茶产业的转型升级。

“刘仲华院士介绍的茶产业在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发挥的作用,很具有参考性。”张叶生委员表示。

“三位一体”耕地管护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必须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强化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完善土地执法监管体制机制,坚决遏制土地违法行为,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围绕“耕地与基本农田调整;加大基本农田整理力度,提升基本农田质量;加大合理利用丘岗山地,优化建设用地布局;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加大土地生态建设,构建和谐生态用地;实行土地利用分区”等六个问题,委员们开展交流探讨。

针对当天读书主题,纪雄辉委员首先抛出观点:“为政之要,首在足食”,没有土地,焉能足食?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和保障,耕地保护关系到中国可持续发展。合理利用土地和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石建军委员表示,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土地管理的重要论述,坚持新发展理念,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实现土地资源更集约更高效更可持续利用。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必须切实增强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用地的责任感,把握管好用好土地的总体要求,坚持从严保护、节约集约、依法依规的政策导向,强化以人民为中心、改革创新、统筹协调的工作理念,健全约束、激励、惩戒长效机制,管好用好每一寸土地。

丁碧燕委员说道,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推进耕地保护相关立法,加强监督检查,坚决制止乱占耕地、耕地抛荒和‘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这就要求我们守住耕地红线,保证不被占用的同时,还要建立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的管护体系,确定数量和质量、生态保护并重的原则,落实地方政府耕地保护责任,保证耕地占补平衡占优补优,谨防工业对农田的污染和损毁,防止农业生产中对土地的过度索取。保护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就是保护中国自主自立于世界的能力。

建立耕地后备资源库

保护耕地,不仅要让被破坏、污染、占用的耕地“重焕生机”,也要让耕地在使用前就做好合理规划,做到资源利用科学、集约高效、不浪费。

刘丹军委员表示,就保障粮食安全、提升土地利用水平意识的宣传教育,既要面向政府相关工作单位,也不能忽略工程勘测设计单位,这样才能在工程项目先期规划和详细设计过程中充分做到选址合理、集约高效用地!

周放良委员建议,加大后备资源开发,以最新的土地利用变更数据为地图,套合遥感影像,初步筛选出适宜开发的区域,建立耕地后备资源库。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再根据筛选区域实地核查,确定开发区域、开垦方向。加大推进空心村整治、工矿废弃地复垦等,将农村闲置、废弃的建设用地退出,大力开展增减挂钩项目建设,有序开展园地、残次林地等农用地用于耕地开发工作,打捆开发零星、分散的耕地后备资源。

陈光明委员表示,目前,偏远地区大量昔日良田己无人耕种。建议各级政府对这些耕地进行一次普查,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土地政策,以充分利用这些土地生产出更多的农产品包括粮食以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同时也提高农民收入,为乡村振兴打下相应的基础。

如何更长久地保障我国粮食安全?齐绍武委员从多方面思考这一问题:“首先,管理好我们的耕地,藏粮于地,到2022年,我们国家要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把这10亿亩高标准农田真正建好、管理好,就能确保每年5亿吨粮食的生产,实现永久的粮食安全。第二,利用好有限的淡水资源,建设更完善的农田水利工程,尤其是东北粮仓的农田水利工程。第三,合理利用好国外的资源,以企业的形式走出去、生产出、拿进来。第四,增加农业科技投入,真正实现藏粮于技。第五,杜绝浪费,让所有的粮食都真正发挥作用。”

晚上九点,读书群里的讨论还没有结束,纪雄辉委员感叹受益良多:“今天的讨论非常热烈,各位委员提出的建议都很有见地、很有价值。”

委员读书专题

文 |《文史博览·人物》记者 夏丽杰

通讯员 | 祝龙

推荐
评论
      您的真知灼见远胜过“顶”“好”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