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政协:抓“六稳”、促“六保”,委员在行动

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青海省完成既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带来冲击和挑战。为合力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青海省政协紧扣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履职尽责,各专门委员会充分发挥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广泛的优势,团结动员广大委员积极行动起来,强化责任肯担当、提高能力善担当、模范带头真担当,彰显政协委员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情怀。

开展走访活动,助力加快复工复产

青海省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多杰热旦在各种会议上反复强调,“稳就业就是大局,保就业是底线。政协专门委员会要自觉主动地把服务‘稳就业’‘保就业’作为必须紧紧抓住的着力点和发力点”。青海省政协各专委会及时向全体委员发出倡议,号召委员发挥自身优势及联系界别优势,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努力汇聚起新时代“政协力量”,助力加快复工复产。

多杰热旦主席深入西宁经济开发区南川工业园区、生物科技产业园区等企业开展调研视察,要求有关部门及时帮助解决企业复工复产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青海省政协各位副主席按照省政协统一部署,带队深入到政协委员所在企业、社区、农牧区考察,宣传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为企业恢复生产经营的相关文件政策。王绚副主席带领省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分党组成员和民盟青海省委有关部门负责人走访了近83家省政协委员和民盟盟员企业了解复工复产情况。对政协委员们热心社会公益、同心抗疫、捐款捐物的义举和稳住企业、合力创新、增加就业岗位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王绚副主席鼓励企业家委员增强信心,共克时艰,政府、企业、社会、员工共同努力,尽力化解疫情带来的巨大冲击,为奋力夺取“双胜利”发挥政协的智慧和力量。

青海省政协主席多杰热旦赴西宁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政协委员企业考察了解复工复产和安排就业岗位情况。   (张旺/摄)

青海省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组织开展“走访政协委员”活动,深入到企业、学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社区等走访政协委员和委员单位。每到一处都通过与委员和委员单位负责同志座谈交流、参观考察,详细了解委员学习、工作、生活和履职情况以及疫情防控、企业复工复产、员工返岗、工资酬薪等情况,认真听取委员单位对政协工作意见建议。走访马金祁委员时,了解到他的企业疫情期间发生火灾,造成400架钢琴被烧毁,损失巨大;但公司做到不裁员,保证工资发放,保障企业正常运行,坚持做好稳定员工情绪和复工复产。参加走访的同志无不深受感动。

“政协委员是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和信任,要履职尽责、不负众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努力在彰显政协委员政治责任和担当中贡献力量”,张文郡委员的一席话说出了委员们的心声。

专门委员会通过集中走访使广大委员切身感受到了政协大家庭的温暖,感到很亲切、很自豪。委员们纷纷表示,一定要牢记职责,不辱使命,认真履职,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创新的精神、扎实工作,努力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不辜负组织和人民的期望。

发挥委员优势,助力做好保就业工作

民生之本、财富之源、社会稳定之基,就业位列“六稳”“六保”之首,牵动着万千目光。通过“走访政协委员”活动,使委员们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目标,凝聚了思想共识,激发了履职热情。

张文郡委员的公司在疫情期间先后捐赠40万人民币、10万只口罩、1台价值10万元红外线测温仪的同时,进一步拓展公司业务,新增480个就业岗位。张东涛委员的公司在疫情期间捐赠20万元人民币、10万只口罩的同时,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复工复产要求,在全省率先启动复工复产,得到省政府充分肯定。公司在确保原有384名员工不减员的基础上再新增1300个长期和临时性就业岗位,并无偿向省妇女儿童医院捐赠了一辆价值45万元大巴车,方便农牧民群众南北院之间就医。朱春玲委员的公司在疫情期间捐赠大批医用酒精的同时,克服企业科研经费紧张困难,新增56个科技创新就业岗位。王兴宇常委在疫情期间为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一线的医护工作者、公安干警等免费送餐达5万多份,价值约72万元,为租赁户减免房租费110万元;同时,克服困难,又在西宁、海东等地新设6家餐饮门店,新增80多个就业岗位……

民营企业家委员们迎难而上、勇担责任、创新发展,以恒心办恒业,充分体现了政协委员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履职的担当精神。

走访中,省政协常委、青海大学书记俞红贤介绍说,青海大学多措并举安置大学生就业,一方面通过就业指导课、就业咨询、讲座、座谈等多种形式,加强毕业生求职择业指导,为学生进行职业发展规划设计,帮助他们转变就业观念,确定合理的择业目标;另一方面,广开渠道,主动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广泛联系,充分发挥自身既了解学生,又熟悉用人单位的优势,积极主动地为他们牵线搭桥,创造良好的择业平台,为毕业生提供广阔的就业空间;同时,青海大学按照教育部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2020年进行扩招,要求所属六个分院相应增加后勤服务岗位490人。

同样,其他委员单位也纷纷采取措施,千方百计地增设就业岗位。据不完全统计,仅教科卫体委员会5位委员所在企业就新增1952个就业岗位,委员所在的高校、医疗机构和相关单位新增2353个就业岗位,为助力全省扎实做好就业工作发挥了委员优势,彰显了政协委员的政治责任和担当。

作者:杜金忠 王存才

作者单位:青海省政协

本文刊登于《中国政协》2020年第18期

编辑:邓骄旭

推荐
评论
      您的真知灼见远胜过“顶”“好”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