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做好农村承包地管理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开展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确定了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保护,让农民吃上长效“定心丸”,巩固和完善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如何通过农村集体产权改革,进一步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如何有效提升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效能,促进农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如何做好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做好农村承包地管理工作,让土地成为农民增收的“香饽饽”?导读委员、湖南省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湖南工程学院副校长陈赤平抛出问题。
11月4日,全国政协书院“新时代乡村振兴”湖南读书群继续学习《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第九章节“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大家深入学习领会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改革,发展壮大农村经济”主题展开热烈讨论。
培养产业结构调整领路人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领会《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陈赤平在群里发出省政协委员、省农业生态环境研究所所长纪雄辉的一则视频,这则视频是由湖南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民族和宗教委员会指导,政协云、文史博览、力量湖南联合推出的“专家说 | 新时代乡村振兴”系列视频之一。
纪雄辉认为,湖南省在土地利用方面,依旧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用地结构不尽合理,土地资源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土地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大量耕地被占用、农村地区人口外流”,要守住耕地红线,提高土地开发利用水平。

针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阳四军委员认为,农村发展壮大,首先要培养好产业结构调整的领路人,其次要培养新型农民队伍,鼓励有专业知识的大学生回归农业、农村。
陈赤平委员表示,产业发展领路人不仅要有经营能力,有思路,是个能人;而且必须大公无私,能够取得村民信任,能够将村民组织起来。
邓焕生委员认为,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或者说核心引擎,就是要建好建强村支部,领头羊不强,事事都为难,纵有能人出,成不了示范。
李述初委员表示,要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培育“能人”和“复合型人才”,加大农民就业创业培训,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从而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增强农村社会发展活力,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周琦委员也表示,从中央到地方都颁布了一系列改善农村发展环境,鼓励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以及吸引人才驻村的政策举措,部分乡村留住或出现了一些“能人”,但还有一些乡村确实存在“人才”的突出问题。具体表现在:懂经济有头脑有创业能力的人纷纷外出;缺乏吸引人才返乡的源头活水与政策红利;村干部职位太少且又有硬性年龄上限规定,待遇又偏低;乡村干部工作任务太重,压力大,人少事多,没有心思与精力去找人才、留人才,更难创新思路谋发展。人才是振兴乡村或乡村集体经济壮大发展的关键难点。
以新基建助推乡村振兴
“这两天在长沙举办的世界计算机大会上,中国联通展位展示的这款称为‘5G智慧农业-袁梦系统’很受关注,把5G、北斗、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运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信息感知、精准管理、智能控制、农业可视化诊断、远程控制和灾害预警等功能。这个系统首次运用到袁隆平院士在兴安盟试种的盐碱地稻田,很多人围观现场吃盐碱稻米,很香甜!”彭继球委员提到了他在世界计算机大会上的所见所闻。
傅高武委员接过话茬,他认为,不断提高5G网络在广大农村地区的覆盖率,促进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为基础的智慧农业的发展,实现种植智能化、管理智能化、过程公开化等应用场景,一方面不仅可以大幅降低人力成本、提升作物产量和品质,另一方面可以打通一二三产之间的信息通路和交换通路,特别是和旅游服务业结合,通过美丽乡村吸引、带动休闲农业游,实现农民增收。
郝建东委员表示,“如果说4G是建高速公路,5G就是建一座城市,5G将会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会很大程度改变农业生产方式。乡村振兴归根结底还是离不开5G、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这些新基建,新的生产要素、生产方式与乡村振兴实现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
把改革选择权交给农民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农民家里有块地,就进退有路。”李莓委员表示,农用地是农民最重要的物质权益,新时代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解决好农民进城后安不了家又回不了乡的状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要确保内部成员的各项土地权利得到保护,特别是做好农户的宅基地资格权认定、子女对宅基地的继承权认定和集体经营性用地转让的收益权确认。
邓元文委员认为,要把“还权于民”作为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要坚持农民权利不受损,不能把农民的财产权利改少了、改没了。把改革选择权交给农民,确保农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张光耀委员表示认同,他说,要通过改革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明晰产权、完善权能,积极探索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在坚持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在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探索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
李莓委员补充道,在开展农村集体产权改革时,还要注重宣传力度,要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推介一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先进典型,宣传各地经验做法,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培训,帮助基层干部和农村群众熟悉和了解国家各项政策,共同配合搞好集体产权改革工作。
文 |《文史博览·人物》记者 仇婷
通讯员 | 祝龙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