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路径。”
今天(11月13日),网上“全国政协书院”湖南省政协读书群进入第二月。“全国政协书院”湖南群与政协云“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读书群联动,各级政协委员围绕《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书目深入开展读书活动。
“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也是读书群的第六个专题,由省政协人资环委牵头、省政协委员学习联络委协助组织。与此同时,省政协人资环委还发布了读书活动热点关注话题“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新时代乡村振兴”读书活动热点话题——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动起来!热起来!燃起来!”委员们表示,要把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绿色底色擦得更亮,使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的成色更高,让绿色青山与乡愁乡情延续得更好。
当晚,全国政协民宗委驻会副主任杨小波在群里点赞湖南读书群:氛围热热腾腾,参与红红火火,发言声声响响,讨论轰轰烈烈。
“两山论”的启迪
“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实际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5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两山论”。
作为读书群导读委员,省政协常委、省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服务中心副主任刘怀德建议从三个方面进行讨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山论”成为全党全民的共识和行动纲领,有哪些认识论层面的启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何做到知行合一?如何总结湖南绿色发展的经验?
省政协人资环委主任李壮丽表示,“绿水青山”是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综合体,“金山银山”则是人类物质财富的集合体,“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分别体现资源环境的生态属性和经济属性,是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
省政协委员李湘洲认为,从当初“为了短期的金山银山,毁掉子孙后代的绿水青山”,到“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再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完成了认识层面从短视、片面到辩证思维的转身,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双赢,是思想意识认识层面的飞跃。
“‘两山论’强调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要注重对生态资源的保护,经济增长与绿色发展缺一不可,对农业农村工作更是如此,发展农村经济需要立足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省政协委员周杏武说。
嘉禾县政协委员江祥伟认为,乡村振兴中,生态宜居是关键,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
在娄底市政协人资环委主任黄东升看来,对于娄底来说,发展黄精产业,就是要在山上种树,树下种药,药上开花,花中有蜂,既让绿水青山得到呵护,也让绿水青山生产“金带”,这是对“两山理念”最好的诠释,也是最生动的演绎。
省政协委员金鑫认为,“两山论”是新的发展观、财富观、价值观,深刻阐明了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辩证关系,为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两山论”的实践
近年来,尤其是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的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6年开始,生态环境部开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以创新探索“两山”转化的制度实践和行动实践,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模式,郴州资兴市和张家界市永定区成功创建为国家“两山”基地。
虽然湖南“两山”实践成效明显,但委员们也认为,当前美丽乡村建设中仍然面临一些难题。
宜章县政协委员邝治章认为,影响农村绿色发展主要因素有点源污染、面源污染、生活污染等。比如农业生产使用农药、化肥、农膜,在农业生产中随意丢弃农业投入品废弃包装物,焚烧农作物秸秆以及畜禽粪污排放等方面的污染。
岳阳市君山区政协委员胡思把目光聚焦到乡村规划上,他认为,“乡村规划大多投入少、经费不足,村集体和设计单位普遍重视不够;许多设计院不熟悉乡村,往往简单‘地把城市的规划照搬到乡村,注重形式、内容空洞,花了钱,没有达到特别好的效果等。”
美丽乡村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统筹推进、规划先行。省政协委员马艳玉建议,要根据乡村地域实情,结合特色资源和传统,“绿色”定位,实现区域产业差异化发展的同时,确保绿色发展的内核不缺失。
“要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增加农业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 永州市政协委员刘旭红说。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许多委员出生于农村或正在从事与“三农”相关工作,对乡村有着特殊的情感。
省政协委员周巧艺认为,既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变乡村面貌,又要大力倡导农村新生活运动,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同时还需警惕污染企业向乡村转移,造成新的污染。
省政协委员谭凤英建议,要积极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为主导,发展多种生产类型、多种经营模式和多层次的农业经济结构,构建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有效结合,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体系。
以读书聚共识,以读书促履职。委员们表示,要以勇毅笃行的精神投身“两山”理论实践之中,共绘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的美丽乡村画卷。
文|湘声报记者 陈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