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要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 | 委员读书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在山西和湖南考察时也反复强调“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湖南地处长江中下游,一湖四水连接三湘大地,是著名的“鱼米之乡”。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显得尤为迫切。

11月22日,“新时代乡村振兴”读书活动线上读书群交流开展到第42天,继续重点学习《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第六章“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今天的导读委员是湖南省政协常委,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柳建新,与委员们围绕主题“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开展交流讨论。

多部门、多层次、跨区域协同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导读委员柳建新表示首先就是要加强顶层设计。“要按照自然生态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以及山上山下、地上地下、流域上下游进行系统保护、宏观管控、综合治理,增强生态系统循环能力、维护生态平衡,要打破以往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有效克服生态治理碎片化问题,建立多部门、多层次、跨区域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以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为基础,统筹各类规划、资金、项目,对山水林田湖草进行一体化保护、系统化修复。强化各部门之间、各地区之间的工作协同和信息共享,做到目标统一、任务衔接、纵向贯通、横向融合,提高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的效率。”

省政协委联委副主任杨金鸢同样提到了“一体化”,并认为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系统”是关键词。一要有系统的高标准的规划设计,统筹兼顾,一体化推进,不能零打碎敲,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二要有系统的政策支持,保护修复补偿的政策要有机衔接,持续长效,不留缺口。三要有系统的工程和技术措施支撑,要分类指导,科学施策,靶向治疗,精准修复,确保干一件见效一件。四要有系统的保护和利用并重部署,好的生态应该为老百姓创造更好的致富条件,这样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就会更高,不能让群众端着金饭碗讨饭吃。

“生态环境是统一的有机整体,要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委员王文珍认为,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应坚持创新导向,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力:一是把握整体性特征,科学认识生态系统交互过程与机理;二是把握地域性特征,因地制宜发展生态修复绿色技术;三是把握可持续性特征,促进生态治理与产业融合发展,合力推动“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

此外,委员郭塨提到应健全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公众参与机制,设立流域生态系统保护与治理的社会监督委员会,由群众、媒体、社会组织组成。

委员刘爱军指出,社会参与,引入资本,能增强修复动力。生态项目所需的资金量大,需要引入社会资本。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公司化管理、市场化运营,整合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减轻基层资金压力,实现生态保护修复常态化长效化。

“既保护生态环境,也为经济建设赋能”

“湖南山清水秀、农林渔牧甲天下,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不仅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也将为湖南经济建设提供新动力。”委员钟建新说道。“@钟建新  赞同钟教授观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不仅保护生态环境,还为经济建设赋能!”省政协人资环委驻会副主任廖瑞芳表示。

委员王仁才说:“目前我省生态保护工作成效显著,但如何在生态保护中促进经济发展、在经济发展中进行生态保护是我们政策策略需十分重视、探究和良好解决的问题,必须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找到一个具有良好平衡点的决策乃为当务之急的重要工作任务。”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开发之间的问题如何平衡?“2013-2018年我承担过一个涉及南方四省生态环境基础调查的国家项目,调查发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存在不少问题,如:地方与省市或中央、企业(特别是矿山)与当地居民、当前与长远等等,这些问题只有通过统筹规范才能得到有效解决。”导读委员柳建新认为,“必须建立适宜自然资本禀赋和良性循环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在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的同时推进资源可持续利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支撑区域经济发展。”

委员金之剑说,推动生态环境建设,要统筹兼顾产业布局,建议组织广大农民开展荒山、荒地生态修复工程,以中医药产业龙头企业为主线,联合省中医药大学教授、相关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论证,有规划地种植道地中药材,保证中药材质量。这可以一举三得,既发展了中医药产业,响应湖南省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部署,又修复了生态环境,还可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九三学社中央及湖南省委近几年一直关注南方草地的保护建设与利用。”在全国政协常委,湖南省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常委、湖南省委会主委张大方看来,我国南方草地水热资源丰富,科学建设利用,生产力水平可达北方草原的15倍以上,能极大减轻环境脆弱地区草原生产压力,为生态保护释放大量空间;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助力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保障国家食品安全。近年来,相关部门地区积极落实中央部署,南方草地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保障力度不足、工作推进滞后、科技支撑不强等问题仍然突出,南方草地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

对此,张大方建议可以提升科学管理水平,以利用促保护。按照“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思路,加大草地资源的科学开发利用力度。在南方原有现代化牧场试点基础上,适时启动大规模草地保护建设工程,将集中连片规模8万亩以上的3亿亩草地,作为优先支持保护利用地区,建设永久栽培草地、建立草种和稳产优质饲草生产基地、发展现代草牧业。引导扶持草畜产业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农牧民提高发展草畜产业和脱贫致富的能力。

委员读书专题

文丨《文史博览·人物》记者 廖宇虹

通讯员丨黎计辉

推荐
评论
      您的真知灼见远胜过“顶”“好”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