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的安徽答卷
——安徽省政协2020年履职回眸
2020年6月9日上午,省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暨“下好先手棋,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资政会开幕。省委书记李锦斌出席并讲话。
2020年9月1日上午,省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暨“深化重大问题研究,助力‘十四五’规划编制”专题协商会开幕。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国英出席并讲话。
2020年2月27日,省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张昌尔深入池州市,就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情况进行走访调研。
2020年10月10日,安徽省委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情况督查汇报会召开,总结前期督查情况,安排部署后续工作。
2020年4月20日,省政协举行委员抗击疫情先进事迹报告会,激励广大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见贤思齐、奋发进取。
“一年来,全省各级政协组织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切实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水平,政治站位显示高度,协商议政显示深度,凝聚共识显示广度,自身建设显示力度,展现了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形象新作为,为全省发展大局作出了重要贡献。”
2020年12月31日,安徽省政协新年茶话会现场,省委书记李锦斌在热情洋溢的讲话中,高度评价了省政协一年来的工作。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人民政协应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
面对世纪罕见的疫情严重冲击,加之汛情严峻考验,政协事业如何因时应势,主动作为?
时代的答卷,摆在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专门协商机构面前。安徽省政协的答卷是否能拿到高分,折射着广大政协委员和政协工作者的情怀和智慧。
学思践悟新思想
2020年12月25日,安徽省政协召开省政协党组会议和十二届四十八次主席会议,传达学习中央及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有关会议精神,审议研究省政协有关工作和落实举措。
这是省政协年度第14次专题学习。一年来,省政协坚持政治高站位,持续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和中央决策部署,深化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
除了专题学习研讨之外,省政协全年举办专题学习报告4场、委员讲堂4期,寓思想政治引领于学习教育之中,打牢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
为了在做实上下功夫见成效,省政协专门出台具体意见,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及省委十届十一次会议精神;专题召开常委会议,集中学习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及省委十届十二次会议精神,增强了服务收官“十三五”、助力开启“十四五”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9月,一场由安徽省委组织、覆盖到县(市、区)并延伸到乡镇(街道)的督查事项在全省展开。
这是一次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深度践行。2019年9月20日,党中央首次召开政协工作会议。在此次会议前后,先后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等重要文件,对人民政协工作作出重大部署。
时隔9天,安徽省委召开政协工作会议,并陆续出台了省级层面的《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和落实中央及省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安徽省政协将协助省委开展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情况督查,作为年度“十件大事”之首。
督查推动着新时代政协工作不断向中心聚焦、为大局出力,更好地把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更好地把人民政协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同时,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和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在全省兴起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中央及省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的新热潮。
2020年10月,省政协网上政协书院正式启动,目前已和全国政协书院联网。以组建委员读书群、建立领读人队伍、实行专委会轮值的方式,集中围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组织委员开展线上线下读书活动,以常态化学习创新理论的工作机制,促进广大委员深刻领悟新思想,切实担好新使命。
诠释使命迎大考
一场不期而遇的疫情,让这种使命迎来了的考验。
“让我们继续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为自己加油、为安徽加油、为中国加油,为夺取疫情防控工作的全面胜利作出更大贡献!”2020年2月3日,在安徽省政协网站、公众号等宣传平台上,《致省政协委员的一封信》被醒目呈现。
当天上午,省政协党组召开扩大会议,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传达贯彻中央及省委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
疫情发生后,省政协始终坚持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贯穿服务抗击疫情、助力复工复产的各项履职活动,扎实做好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工作。
通过及时向广大政协委员和全省各级政协组织发出倡议,省政协迅速组织抗疫物资、开展线上募捐、参与基层防控、紧急驰援一线,累计捐款捐物1.92亿元。同时通过提案、社情民意信息、信息专报等,精准建言疫情防控工作。
自去年2月中旬始,省政协主席张昌尔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先后5次分赴合肥、池州和滁州等地,围绕疫情防控下的脱贫攻坚、科技研发和复工复产等工作,展开深入调研。
高密度地调研一方面是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寻策问计,另一方面也是宣传政策、解疑释惑、鼓舞干劲。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省政协主席班子成员还分头对在疫情防控和募捐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委员,及时打电话慰问,致以问候,传递关怀。
除了及时实地走访委员企业,省政协还通过召开专题座谈会、远程协商会,创设主题议政群,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献策出招。
与此同时,省政协通过举办委员先进事迹报告会,策划开展网络宣传等,讲好政协抗疫故事;通过召开“新形势新挑战新作为”政协工作视频座谈会,认真总结各地政协战“疫”履职经验,动员各级政协组织持续聚焦统筹“两手”、打赢“两战”担责尽责、奋发作为。
2020年7月,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扑向江淮大地,省政协坚持在全省防汛“三线”作战最前沿调查研究、资政建言,策划系列提案。11月12日,首次召开闭会提案集中办理协商会,为加强防汛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凝聚人心,贡献智慧力量。
凝聚共识树品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政协要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履职工作的中心环节。而作为专门协商机构,凝聚共识的效能取决于如何更好地发挥“协商”这个看家本领。
安徽省政协通过践行“三心两进一流”的工作理念,着力打造“1216”协商议政新格局,持续擦亮协商议政的安徽品牌。
2020年6月9日至10日,省政协召开十二届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暨资政会,聚焦“下好先手棋,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协商议政。省委书记李锦斌出席会议,并积极评价会议成果。
9月1日至2日,省政协召开十二届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暨“深化重大问题研究,助力‘十四五’规划编制”专题协商会,省长李国英出席与委员们共话创新型现代产业新体系的构建。
一直以来,“创新”是安徽最宝贵的基因。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指出安徽在科技、教育、人才方面有自己的优势,要用好这一优势,下好创新“先手棋”,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型发展。
近年来,安徽始终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最大动力。而围绕这个最大政策,自2018年以来,省政协围绕创新发展的主题,连续6次以常委会会议的形式协商议政。
和履职主题一样,履职方式的改进也加持着凝聚共识的成效。
2020年12月2日,安徽省委书记领衔督办省政协“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如期举行。
这是安徽省委书记连续第三年聚焦“三农”督办省政协提案。和往年一样,2020年的提案仍是省政协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共同策划,在策划和督办环节,注重将党关于“三农”发展的主张转化为各党派、各界别、各阶层的广泛共识。
目前,省委书记督办省政协提案也显示出示范效应,全省16个市、103个县(市、区)都实现了党委书记领衔督办政协重点提案。
以每年1次全会、2次议政性常委会以及1次书记督办重点提案协商会为引领,结合全年6次月度协商会,安徽省政协着力打造“1216”协商议政新格局。在此过程中,网络议政模式逐渐成熟,成为安徽省政协履职中的亮点。
移动互联网时代,民意很多在网上。能否用好网络,也是新时代政协工作的大机遇和大挑战。从2018年开始,安徽省政协开始探索网络议政、远程协商新形式。通过磨合与探索,很快就实现了“现场100人”到“网上100万”的变化,把同心圆半径拉得更长,把同心圆画得更大,最大程度地汇聚网络上的“金点子”,凝聚最广泛的共识力量。
2020年,在深入探索“互联网+协商”实践中,省政协更经常更规范更有效地开展网络议政、远程协商,选题关注度、协商互动度、社会参与度不断提升,网上群众路线越走越实。
截至去年底,新一届省政协开展的20场月度专题协商会,参与的网民累计近2000万人次。
党建引领强自身
人民政协职能的发挥,离不开政协组织和委员两支队伍建设的不断加强。
长期以来,作为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基础的专门委员会,组织化程度低,委员占比不高,“年委员、季常委”现象比较普遍,严重制约了人民政协职能的发挥。为破解这一问题,省政协创造性开展“一入四建”,以党建引领激活委员履职的一池春水。
2020年,省政协制定推深做实“一入四建”工作的若干意见,优化全员入委工作,强化专委会分党组政治功能,激发委员小组履职活力,发挥委员党小组引领作用,提升委员联系工作实效,促进党建工作与履职工作、专委会工作与界别工作“两个融合”。
“一入四建”是省政协以党建引领,促进各项工作提质增效的一个缩影。2020年,省政协持续发挥政协党组领导作用,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扎实开展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修订党组工作规则,制定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探索开展政治监督谈话。配合做好中央巡视、省委巡视工作,支持派驻机关纪检监察组履行监督责任。
在加强政协机关党的建设上,推广用好党建工作“八步法”,坚决防止“灯下黑”,有效破解“两张皮”,不断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同时,扎实开展“强化制度执行年”活动,拓展“岗位练兵”活动内容,激励机关干部实干担当,打造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模范机关,在省委年度综合考核中继续保持“优秀”等次。
为积极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新形势带来的履职新要求,省政协综合运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打造网络履职平台。探索推行网络调研,制定具体办法,借力互联网拓宽调查渠道、做深研究论证;创新开展手机建言,保障委员即时在线;积极推动政协学习、提案、社情民意、宣传信息、党建工作向网上延伸,形成了线上与线下履职深度融合、委员与网民建言协调联动、场内与场外协商相互配合的活跃局面。
2020年5月14日,省政协召开专委会工作会议,随后出台加强改进专委会工作和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省政协办公厅会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制定印发省政协协商成果办理规程,规范了协商成果转化运用的经验做法,畅通了协商成果转化运用的关键环节。指导机关制定修订17项办文办会办事制度,加强方案管理和程序管控,统筹安排各类视察考察调研活动,切实为基层减负。建立会议发言协商遴选机制,提高资政建言质量。
此外,扎实开展“提案服务质量年”活动,省委书记领衔督办、党政领导阅批督办、政协领导调研督办、专委会对口集中督办、委员小组随机督办的提案督办格局,得到进一步巩固。
提质增效展新风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以提升提案服务质量为例,随着近年来省委书记领衔督办省政协重点提案的渐行渐实,在提升办理效果和治理效能的同时,提案质量逐年提升。
2020年,安徽省政协在全国政协重点提案上喜获丰收——全国政协确定了73件重点提案,涉及住皖委员的有8件,其中作为第一提案者所提提案有3件,作为联名提案者所提提案有4件,作为重点提案相关类提案的有1件,数量创历史新高,为安徽赢得中央层面更多支持作出了贡献。
在此过程中,协商议政的成果也愈加显现。
2020年6月召开的资政会形成的建议案,提出了促进“政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补齐补强政策链人才链等高质量对策建议,得到了省委书记李锦斌的批示肯定,推动协商成果直接转化为相关政策措施。
在“深化重大问题研究,助力‘十四五’规划编制”常委会会议暨专题协商会上,委员们提出的坚持先进制造业优先发展、提升优势农产品加工业综合竞争力、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层级、实施未来产业培育计划等10个方面的意见,省长李国英批示认为对于全省编制“十四五”规划具有重要的支持性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一入四建”两年多来的实践,专委会组织化程度大大提高,战斗力日益加强,工作质量不断提升。
疫情防控期间,针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各专委会根据党政所思、群众所盼、企业所需、职能所近的原则,通过省政协履职服务平台、专委会微信工作群等建立主题议政群,灵活组织本专委会委员开展网络议政,即时即地收集对策建议,专委会工作效能得到充分体现。
“一年来,全省各级政协组织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切实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水平,政治站位显示高度,协商议政显示深度,凝聚共识显示广度,自身建设显示力度,展现了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形象新作为,为全省发展大局作出了重要贡献。”
2020年12月31日,安徽省政协新年茶话会现场,省委书记李锦斌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在回顾省政协一年来的工作时,他这样高度评价。
“全省各级政协组织、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广大政协委员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认真落实中央及省委部署,立足专门协商机构职能责任,更高水平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助推我省‘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张昌尔在主持茶话会时指出,要持续贯彻中央及省委政协工作会议要求,深化省委督查成果的转化运用,完善工作制度机制,巩固多党合作事业,强化委员责任担当,为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作出新贡献。
(陈先明 胡方玉)
编辑:邓骄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