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上午,政协湖南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联组会议召开。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张宏森,省政协副主席、致公党湖南省委会主委胡旭晟出席第六联组讨论。第六联组讨论邀请致公党、共青团、青联、体育、文艺、社科、新闻出版、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界界别委员参与,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等省直部门的相关负责人,省参事的部分参事,省文史馆的部分馆员也应邀参加。
会上,数字乡村建设、湖南文化高地、红色故事、游泳教育等话题都是委员们关注的热点。
随着长沙湘江航电枢纽建成,135公里的湘江长株潭河段已成为了美丽无比的带状滨水区域。北去的湘江不仅紧紧地连接长株潭城市群,是湖南最具地理空间优势、最具竞争力的经济岸线、是国家重要的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基地,也是锦绣潇湘最具影响力的山水洲城文旅胜境。
为此,省政协委员,湖南省远景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北冰认为,要加强湘江长株潭段旅游资源保护利用,促进长株潭一体化发展。
他提出建议,加强长株潭三市红色革命文化资源的整合、加快湘江长株潭段洲岛建设、推进两岸风景名胜区生态资源持续保护利用、加强传统历史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
从湖南放眼全国,委员聚焦细微处,关注民生与社会热点。
省政协委员、衡山县政协副主席、县文旅广体局局长周湘宁介绍,全国每年约有5.7万人溺亡,其中14岁以下的占比高达56.58%,溺水已成我国少年儿童非正常死亡排名第一的死因,特别在农村地区呈多发趋势。
周湘宁建议,“把游泳作为中小学校的创新教育来抓,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将游泳技能纳入必修课程。”
数字乡村是伴随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
省政协委员、芷江兴梦冰糖橙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舒兴华建议,要建设湖南省数字乡村公共服务平台;启动湖南数字乡村工作;结合湖南优势产业,打造湖南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结合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和农产品出村进城等项目,做好资源整合共享工作;做好数字乡村建设的人才培育。
作为省会城市,长沙坐拥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美术馆等优质资源,并匹配了长沙市博物馆、图书馆等,“但偏偏没有长沙市美术馆。”省政协常委、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油画学会主席,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段江华提到,他建议发挥梅溪湖艺术中心美术馆的作用,来推动湖南美术事业的兴盛。
此外,湖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邹璇提出要“紧抓‘双循环’战略机遇,加快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省政协委员、泸溪县委副书记向汝莲建议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医疗卫生能力建设。省政协委员、张家界旅游集团常务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金鑫认为,要深度挖掘和弘扬红二方面军历史,讲好红色故事,弘扬英烈精神。
省政协委员,中国人寿湖南省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刘霞建议,“健全农村保障体系,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省政协委员、省杂技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赵双午认为,要在实施“三高四新”战略中着力打造湖南文化开放高地。省政协委员、株洲新闻网总监、株洲发布总监苏湘建议,“政协委员进社区,为民服务解难题”。
张宏森表示,政协委员是来自各行各业的精英和专家,在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听取委员发言后深受启发。各职能部门要主动加强与委员的沟通联系,积极吸纳委员意见建议,改进工作,推动发展。委员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加快文化强省建设中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创作更多标志性的文艺精品、形成崇德向善的文明环境、充分激发文化发展活力。要持续关注、热情参与全省文艺工作,共同推动新时代文艺事业繁荣发展,创作出更多标志性的文艺精品,更加重视建立健全引导文艺创作的体制机制,更加重视打造“高峰”之作,更加重视培育文艺名家大家。要围绕建党100周年、党的二十大、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等重要事件节点,力争推出一批在全国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的扛鼎之作、传世之作。
文丨《文史博览·人物》记者 彭叮咛
视频丨倪婷 金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