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笋尖尖拱出百万产业,扶贫工作队带来的“新天地”

2月25日,春意盎然、鼓声阵阵,在益阳市桃江县高桥镇罗溪村罗溪瀑布景区前坪,一片片密密麻麻的竹林,一排排竹子低下头、弯着腰,仿佛在迎接它们的贵客。

当天,湖南惊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罗溪村在此签订了“惊石罗溪天然硒竹笋”战略品牌合作协议,双方签订100万斤春笋的收购、加工,共同合作开发这一高端竹笋品牌,预计将为村集体每年带来直接经济收入120万元。

从贫困村到竹乡特色村

罗溪村曾是省级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27户345人,过去该村基础设施落后,集体经济薄弱,人民生活贫困。2016年至2017年,桃江县民政局、城管局先后结对该村扶贫。2018年3月,益阳市政协副主席卜铁洪牵头,以市林业局为责任单位,市邮电管理局、市台办、市金融办和桃江县委宣传部作后盾单位,组成扶贫工作队,来到罗溪村驻村帮扶。

扶贫工作队进村第一件事就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调研发现,罗溪村森林覆盖率高达95%以上,负氧离子最高值达每立方厘米10万个;村里分布着20条山泉溪流,均达地表水I类水质标准;富硒食品也是罗溪一绝,是益阳市唯一被发现集中成片的富硒村,其土壤富硒,绝大多数农产品如竹笋、茶叶、鸡蛋、大米等硒含量很高,部分农产品超出国家富硒标准限值10倍左右,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有着独特的基础。

如何充分利用资源优势,让罗溪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扶贫工作队与罗溪所在的高桥镇党委、政府一道,制定了史上最严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措施,镇政府专门发布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通告,村里制定了保护生态环境的村规民约。

此外,扶贫工作队争取600多万元项目资金,新修了通往罗溪瀑布的15公里观光健身步道,供游人购物餐饮的“风雨竹廊”、颇具竹乡特色的“氧吧木屋”,停车场、文化广场、景点厕所、游客接待中心等设施也相继建成或完善,景点沿线的2.68公里公路也在建设中。

2018年,成立魅力罗溪生态旅游有限公司和罗溪生态农业合作社,魅力罗溪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对景区进行统一经营管理。扶贫工作队专门请来“网红”桃江姑娘张娟,在直播中推介罗溪美景。建立“生态罗溪”微信群,扩大影响。合作社成员生产销售绝不施用农药化肥和加工饲料的农产品,否则,将面临合作社假一罚十的严厉处罚。鼓励村民群众大力发展生态种养业,罗溪生态农产品日趋丰富,收购价格行情看涨。村上还将罗溪丰富的旅游资源等村集体资产量化成股份,让全体村民共同持有,每位村民拿到了100股的股权证,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由村集体和全体村民共享罗溪发展的硕果,大大激发了村民群众参与旅游开发、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建设富饶美丽新罗溪的热情。

让生态竹林人人知

罗溪村有近万亩的生态竹林,过去由于没有产业发展的思路、品牌和加工企业,一直养在深闺无人知,没有得到利用和开发。

工作队进驻后,益阳市政协副主席联系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对竹笋进行检测,发现罗溪村竹笋硒含量很高,是难得的富硒竹笋,随即组织成立村竹笋产业合作社,打造了罗溪冬笋品牌,确立了合作社统一运营、社员积极参与的思路,进行整体包装设计和销售,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年销售10万余斤。

“去年,采挖冬笋就为我家带来4万余元的收入,仅这一项就足够儿子大学的学费和家庭的开支需要了。”村民胡来良原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妻子病重,儿子上大学,家中还有90岁高龄的父亲需要照料,无法外出务工的他,没想到在他眼里毫不起眼的竹笋,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像他这样通过竹笋改变生活的村民还有100多户。

冬笋量小,不需要太多加工,即食性强,但春笋量大,必须有专业加工,才能有好的销售。工作队通过多方考察和招商,联合桃江县竹产业办引进国内竹笋加工龙头企业湖南惊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惊石罗溪天然富硒竹笋”品牌,这个品牌是目前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富硒竹笋品牌,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春笋的加工、销售解决了,村里的百万产业形成了,村民正铆足了劲,等待着进入竹笋带来的另一个新天地。”村竹笋合作社带头人伍令军信心满满地说。

通讯员丨黄琨 李保

推荐
评论
      您的真知灼见远胜过“顶”“好”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