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家桥村的蝶变看基层治理第一线的政协效能

鸟窝山、楠竹山、木家湾、易家湾……15个美丽屋场组成的一幅环境美、人文美、和谐美的魅力乡村新画卷铺开在了世人眼前,这幅画卷正是宁乡市菁华铺乡陈家桥村。

近年来,陈家桥村秉持“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的理念,组建乡村振兴理事会,为村民参与村级公共事务搭建平台,依托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村民监事会等,形成了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民主协商画出乡村振兴最大同心圆。

美丽乡村的“陈家桥样本”

陈家桥村辖2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300余人。2016年,陈家桥村开始建设美丽屋场,“乡村蝶变”从此拉开序幕。

每一个美丽屋场的建设,都要涉及到村民家的田土。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村民如果不愿意,美丽屋场就是一场梦。陈家桥村党支部书记黄立平深知发动群众参与建设的重要性,因此,民主协商就成为了关键。

他带领村支两委班子成员深入田间地头、村民家中了解情况,组织村民座谈,开展基层民主协商,广泛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群策群力建设美丽乡村。

建设美丽乡村——这在当年还是一件新鲜事。黄立平分批次组织全村村民去外地参观学习,开拓大家视野又召开全体村民大会协商统一意见。协商于决策之前,通过现场学习和协商对话,村民们对美丽乡村有了直观感受,又对大伙的共同决策有了参与热情,美丽乡村建设的热乎劲就起来了。

“好话歹话当面说,有意见问题当面提,一起协商解决,大伙都出去看了,觉得搞美丽屋场建设是件好事。而且,党员干部做出表率带头捐款、捐地,群众的积极性也带动起来了。”村民王保坤说道。

在首场美丽屋场建设协商会上,王保坤当场捐资1万元,并将家里的5分田和2分菜地用于美丽屋场建设。村民王建中先后将自家的3亩多农田和1亩多的菜地及林地支持村级建设,还自愿拆除了自家的土砖房。其他村民们也纷纷拆除自家搭建的棚架,鸡鸭圈养,捐资筹劳,美丽屋场建设在村里全面铺开。

“陈家桥村每一个美丽屋场在前期谋划、中期建设、后期管理中,基层民主协商会议贯穿始终,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黄立平介绍,先达成共识的屋场就先启动建设,各个屋场的群众都争先恐后参与基层民主协商,各个屋场都跃跃欲试开展美丽屋场建设。

2019年7月19日,菁华铺乡以陈家桥为样板,围绕《陈家桥村垃圾分类村民公约(草案)》,组织32名对话会成员,进行了民主协商,达成共识。会后,协商对话会成员广泛宣传,自觉带头进行垃圾分类,村民们的意识也提高了,如今,在陈家桥村的村民都是有序分类处理垃圾,自觉维护美丽乡村环境。2020年,陈家桥村被评为全省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

“近年来,全乡推选出协商对话会成员100余人,围绕垃圾分类、成立集体经济组织、人居环境整治、小微水体综合治理、村级水毁工程修复、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等议题从次召开了基层民主协商对话会,通过协商凝聚了共识,协商成果及时公示,全体村民遵照执行,基层治理得到了有效加强,乡村和谐稳定。” 黎国君介绍。

“既美丽又有故事的乡村”

3月的陈家桥村,2000亩油菜迎来了盛花期,遍地金黄,与美丽屋场争芳斗艳,每日来赏花踏青的游客络绎不绝。21日上午,“一起趣嗨”乡村花田音乐节在这金黄美景中拉开帷幕,更是吸引数万名游客陆续来到现场。

活动现场高潮迭起,游客们流连忘返;维持秩序疏导交通,党员干部们脚不沾地,2020年我市“十佳社会贤达”、该村第三支部书记杨志强就是其中之一。

当年,看到村里开始启动美丽屋场建设,杨志强就开始在心中构思,将周围邻居之间的围墙拆除,把鸟窝山美丽屋场建起来。“作为一名贤达,首先要做好表率,所以我第一个主动把自家围墙拆了。”杨志强说,自家150余米的私家围墙,花费了数十万元,要拆除,妻子不同意,他就先斩后奏,趁妻子不在家的时候通知施工队“偷偷”拆除;儿媳妇想不通,杨志强就轻声细语地指着屋外风景劝慰她们说:“围墙外面,不也是我们的家吗?拆除了小家围墙,全组就是一个大家庭,风景比原来家里更好看。”

不仅如此,为了美丽屋场、村级道路等建设,杨志强数年来支出近70万元,这一切,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大家纷纷自拆围墙,无偿提供美丽屋场、公路提质改造用地,筹资筹劳自发参与到美丽屋场建设当中。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我们只要多了解群众、关心群众,听听他们真实的想法,多和他们商量,站在维护群众利益的角度,大家就一定会理解、会支持,这样工作就好开展了。”杨志强介绍,每次他一回家,总要挨家挨户到隔壁邻里串门拉家常,把大家的建议意见收集汇总,再召集村民来共同商议解决。

鸟窝山组村民杨必悬和周桂香的房屋前后相邻,多年前因为一次建设换地,引发了土地矛盾,造成两家人形同陌路,积怨难解。

在鸟窝山美丽屋场提质改造项目实施过程中,通往周桂香家一条不足两米的道路计划拓宽到4米以上。可是,路基边上有颗树是杨必悬种植的,杨必悬不同意挖树,施工受阻,如何是好?

杨志强了解情况后,找来黄立平、联片村干部贺秋江,召集杨必悬、周桂香、鸟窝山组党员以及群众代表开了一个民主协商会,通过与会人员的道理阐释和耐心劝说,慢慢地解开了两人心结。

会后,杨必悬主动将树移栽他处,4米的沥青路拉通了,两家的积怨也彻底消散。不仅如此,两家还争相为美丽屋场出力:周桂香主动拆除自家围墙,杨必悬把自己的房子做“农家书屋”,空闲土地让给公家种花草,组上的广场也是杨必悬和周桂香共同提供的。

“陈家桥村的变化和发展,关键是有一个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强的党总支,以及基层民主协商的有效开展,美丽屋场建设得到了全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菁华铺乡党委书记黎国君介绍,陈家桥村党员干部、社会贤达在调节矛盾纠纷、传播文明新风、增强乡村发展动能,广泛凝聚基层群众共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他们的带领下,全村自主筹资2300余万元,贡献劳动力7500多人次,建成了15个美丽屋场,村道硬化由15公里扩大到71公里,全村公路硬化入组率达100%,入户率达98%,全村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100%,生活污水全部达标排放,成为了一个融农耕文化、农家美食、农业观光等于一体的既美丽又有故事的乡村。

通讯员丨蒋婧 李向

推荐
评论
      您的真知灼见远胜过“顶”“好”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