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政协读书”,宁乡这场活动联动网上网下“聚民气”

“党建生活就是要创新!”

“这样的党建活动我非常愿意参加。”

“既能学习又有意义!”

4月23日上午,宁乡市政协“书香汇·红色印记”活动的现场气氛热烈。台上,或慷慨激昂,或娓娓道来;台下,时而掌声阵阵,时而踊跃抢答,时而深情合唱。同时,活动进行了全程直播,点赞不断,好评众多……这是宁乡市政协关于一次政协搭台、委员履职、群众广泛参与的党史教育活动的生动实践。

如何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与政协读书活动有机融合?如何让党史学习教育既“接网线”又“接地气”?如何让政协学习读书活动成为“鲜活的历史课”和“行走的思政课”?宁乡市政协“书香汇·红色印记”活动或许可以给出一个答案。

罘罳峰山上有个博物馆

在流沙河镇罘罳峰山顶,有一个红色印记文化博物馆坐落于此。在200平方米的展馆内,有各种红色挂图109幅,其中毛主席像章就有2501枚,藏品涵盖了从遵义会议到社会主义建设阶段各个时期的物品,满是党的革命历程,充满年代红色印记。

一幅幅照片悬挂在墙上,一份份文献陈列柜中,一件件旧物有序摆放,每一件藏品背后,都有一段不同寻常的故事,仿佛在馆内进行无声的诉说。大家纷纷驻足观看、凝神思考,仿佛把又回到那段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

这是宁乡市政协委员刘正军历经30多年时间,致力于红色收藏,将自家建在罘罳峰的楼房改成的红色印记文化博物馆。

在现场,他进行了红色收藏经历分享,他说,“我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将多年的藏品捐赠出来,希望红色精神能长久地流传下去。”

罘罳峰是以德孝文化、红色文化、西游记文化为主题的新型旅游景区,除红色印记文化博物馆外,半山腰还建有弘扬红色文化的沁园春广场,是开展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素质教育和红军精神体验游的理想去处。

在罘罳峰这块红色热土上举行“书香汇·红色印记”活动,是一种对红色精神的致敬,也是一种传承。

“线上+线下”,更加“接地气”

“你在天安门城楼,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站了起来,初心不改,带领中华儿女走向国富民强……”宁乡市政协委员熊毅,工作之余的爱好是写诗歌,这次书香汇活动上,她饱含深情的朗诵了原创诗词《走向辉煌》,她把她对党的深情,写在了诗歌里。

党的“四史”是指什么?流沙河镇籍抗日英雄有哪些?在现场的红色知识问答互动中,现场的政协委员、书友、群众们踊跃参与,在答题中收获了党史知识,了解了流沙河镇红色底蕴。

本次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让学习活动更加“接地气”“聚民气”。据统计,“书香汇·红色印记”活动线上直播吸引了29.44万人观看,收获了5.5万的点赞,影响广泛。

大家纷纷表示,此次活动中感受到了满满的正能量,在今后工作生活中将更加认真学习党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

宁乡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刘永红也在活动中提到,通过了解本地红色文化,聆听鲜活事迹,深有感触。他表示宁乡市政协要结合宁乡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优势,认真学、深入想、专心悟,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据了解,宁乡市政协自2018年以来,共开展了13期不同主题、各具特色的读书活动。为利用好百年党史精神瑰宝,肩负起新时代使命担当,宁乡市政协计划以党史学习教育作为2021年学习主线,组织开展“书香汇·恰是百年风华—党史学习教育”系列主题活动,进一步提升“书香汇”活动品牌,构建线上+线下、知行合一的全方位闭环,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

文丨政协融媒记者 彭叮咛

通讯员丨苏剑波 蒋婧

摄像丨政协融媒记者 汤威

后期制作丨倪婷

推荐
评论
      您的真知灼见远胜过“顶”“好”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