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蔡烨
助推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社区居民幸福感、倾力帮扶残障儿童……岳阳市161家政协委员工作室遍地开花,立足委员优势为民办实事,传出一段段佳话。
近日,岳阳市政协召开委员工作室建设推进会,就更好发挥委员工作室作用、联系和服务界别群众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设在小区、企业、学校、医院等地,特色鲜明、功能各异、成效明显的委员工作室集群,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立足基层协商:群众的事情商量着办
环境卫生谁来做?小区道路怎么修?整治资金从哪来?2020年6月,岳阳市奇家岭街道学院路社区被列入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居民对如何整治环境意见不一,短短1个月就提出了200多项诉求,项目推进困难。
为此,学院路社区政协委员工作室、社区负责人先后组织召开了21场民主协商会,566户居民参与,让群众的事情商量着办。通过政协委员、社区干部的耐心工作,居民们纷纷放下自己的“小算盘”,思想快速统一起来。
得到群众认同和参与的环境治理方案迅速落实。今年1月底,在委员工作室的协助下,小区改造按质按量完成,以前停车难、环境差、线路乱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5月,委员工作室又引导社区居民成立业主委员会,没有物业就自己干,带领群众自筹资金,迅速解决了社区道路栏杆损坏的问题,短短一个月,100多根新栏杆全部安装完毕。
化解社区矛盾、解决群众难题,学院路社区政协委员工作室自2017年成立以来,通过基层协商,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也在群众中树起了口碑。
在岳阳,政协委员工作室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忧乐连万家、有事好商量”基层协商品牌。
立足委员优势:面向界别群众积极作为
界别群众有什么需求、界别和委员有什么优势,就建什么样主题的委员工作室。
2017年成立的李大友委员工作室,是岳阳医卫界委员工作室的代表。工作室设置在一家门诊药房里,门口张贴着委员工作室“民意直通”的二维码,群众通过微信扫码便可进入工作室,实现与委员的零距离交流。工作室覆盖了周边3个街道、5个社区,近10万人。去年的一次集中接待,2天时间里,12位委员接待群众达200多人。
今年年初,一家医药企业受疫情影响陷入困境,企业负责人走进工作室寻求帮助,希望通过委员呼吁减免一些运营费用。委员工作室通过协调,为药企争取了优惠电价,企业所在的工业园也为其减免租金13.8万元,让企业轻装上阵。
4年来,李大友委员工作室接待群众形成“四诊”模式,即坐诊听民声、出诊访民情、会诊商民计、确诊解民忧,“坐诊”委员成为群众“求药问诊”的贴心人。
教育领域的岳阳市政协委员张洁,立足自身优势建立了张洁委员工作室。近年来,工作室先后围绕“传承家文化”“疫后心理健康教育”“陪伴就是最好的爱”等主题,组织开展家书诵读、公益讲座、县市巡讲10余场,开展委员接待日活动30余次,参与人数达8000人。
5月9日,在全国第31个助残日到来之际,张洁委员工作室携手小草社会服务工作中心、珍爱自闭症关爱中心一起举办大型爱心义卖公益活动,为残障儿童筹集爱心善款。
立足点滴小事:需求在哪里履职就到哪里
“谁家有坏的电饭锅、电风扇拿到王嗲这里捣鼓一下,不一会就正常了。”岳阳致公界别委员工作室搭建平台,组织社区有技能的居民为群众提供服务,73岁的老党员王裕国经常在工作室为邻居免费维修家用电器。
为方便附近居民借阅图书,岳阳民进界别委员工作室打造的委员读书室,凭证办卡后即可借阅图书,并与岳阳市图书馆共用借阅系统。因服务便利、环境舒适,不少老人都成为读书室的常客。
设在学院路社区委员工作室的读书室则成为暖心的“4点半课堂”。读书室针对父母下班晚、孩子放学早的“两小时时差”问题,组织老师、学生志愿者在小学生放学后,带着他们写作业、学国粹,解决了双职工家庭的后顾之忧。
办好点滴小事,汇成关爱暖流,让委员工作室愈发深入人心。人民群众需求在哪里,政协履职就跟进到了哪里。
“建设委员工作室,旗帜鲜明地亮出委员身份,让群众更便利地找到委员,可推动委员从会议履职走向社会履职,从被动履职走向主动履职、从个体履职走向团队履职。”岳阳市政协主席徐新楚表示,岳阳委员工作室建设将切实做好委员交流、委员值班、进驻网格、参与基层协商、成果转化和公益助困这6件事,把委员工作室打造成学习交流的园地、联系群众的桥梁、协商民主的渠道、凝聚共识的窗口、汇聚智力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