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安杰率队在长沙调研:深化与东盟经贸合作,展现省会新作为

今天(6月18日),省政协副主席贺安杰率队在长沙聚焦“在RCEP框架下深化湖南与东盟经贸合作”重点课题开展调研。

近年来,长沙与东盟双边贸易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19年,长沙对东盟贸易额增长77.2%,呈井喷式增长;2020年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增长44.2%。今年第一季度,长沙对东盟贸易108.2亿元,增长49.3%。

其中,食品、农业、机械设备、化学品等是长沙与东盟进出口的主要产品类别。当前,投资正在往电力、公路、电子信息、汽车、冶炼、高铁、职业教育等领域不断拓宽。

与此同时,长沙不断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发展境外园区,如2019年举办中泰(长沙)经贸合作论坛,2020年举办泰国-湖南(长沙)经贸与投资合作推介座谈会。

值得关注的是,长沙的工程承包抱团出海,突出自身优势,延伸产业链,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走出去”,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山河智能、蓝思科技等众多科技制造业企业和外向型企业与东盟的贸易合作不断加深。

围绕湖南与东盟经贸合作中的困难问题,调研组一行与相关部门、企业负责人座谈,听取意见建议,共同探讨如何发挥优势,抢抓RCEP带来的机遇,深化拓展湖南与东盟经贸合作的路径。

贺安杰指出,RCEP签署是中国对外开放发展进程中的又一重大举措。作为省会城市,长沙是湖南“三高四新”战略实施的主战场,处在中西部地区对接东盟的前沿阵地。长沙要抢抓机遇,立足国家发展战略,早谋划早布局,在对接RCEP上率先突破,走出新路子,展现新作为,为全省“三高四新”战略的实施,特别是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作出新的贡献。

贺安杰强调,要加强对RCEP的分析研判,认真研究RCEP的机遇和挑战,积极主动做好与国家和省里相关部门的对接,提早谋划做出应对之策。要充分利用RCEP有关贸易投资便利化及关税减让优惠政策,深化与东盟之间的经贸合作,鼓励和推动长沙优势产业和产品“走出去”,加速先进技术、资金等“引进来”,同时要积极探索湖南自贸区建设与RCEP签署生效后的互利互促,进一步提升湖南对外开放水平。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优化开放平台建设,争取更多的国家和省一级涉及RCEP的平台落户长沙;加快构建连接东盟的陆海通道、争取建成面向东盟的国际货运物流枢纽,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完善园区建设、对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对企业的宣传和培训,为企业“走出去”做好服务和保障,探索深化湖南与东盟经贸合作的长沙经验,助力湖南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文| 政协融媒记者 黄璐

图|政协融媒记者 汤威

推荐
评论
      您的真知灼见远胜过“顶”“好”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