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也不能少”“抗疫精神,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连日来,在政协云书院“百年党史”读书群,省政协委员、机关干部以及部分市州政协委员继续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脱贫攻坚战”这一主题开展学习,大家谈体会、话心得,互动交流火热。
委员们纷纷表示,要努力把党的百年民族宗教工作史学习好、传承好,把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传承好、弘扬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注入不竭力量。
读党的民族宗教工作史
筑牢民族团结之根
党的民族宗教工作史是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百年民族宗教工作史深刻昭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民族宗教工作成功的保证,也是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宗教和顺的根本保证。
“一部党的民族宗教工作史,就是一部党在民族宗教工作中不断践行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和信教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圆伟大梦想的历史,更是一部以‘四个自信’为鲜明特征,党的民族宗教工作不断取得辉煌成就的历史。”6月26日清晨,随着邓文华委员的一番导读,读书群进入“党的民族宗教工作史”专题的学习,委员们纷纷发言。
黄献民委员说,做好民族工作,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
作为宗教界的政协委员,胡亚力委员表示,宗教服务者需守土尽责,做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张光耀委员表示,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红军长征在贵州期间,采取积极有效的民族宗教政策,争取了少数民族和信教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在吴卫龙委员看来,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宗教和顺是和谐稳定的保证。
唐艳委员认为,只有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才能推进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延续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
黄加忠委员说,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
在中华民族站起来的过程中,各族人民团结一心浴血奋战;在中华民族富起来的进程中,各族人民凝心聚力接续奋斗。肖文伟委员激情满满地说,在中华民族强起来的征程中,各族人民一定会众志成城砥砺奋进,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学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
回望初心使命之源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专题学习中,委员们围绕抗疫精神、改革开放精神和脱贫攻坚精神展开学习交流。
“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 伍英委员说。
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要位置,是打赢抗疫攻坚战的第一要务。从伟大抗疫精神中,羿宝明委员深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
“武汉有难,全国声援、支援!”成戊平委员说,抗疫精神体现了中国人的民族团结精神。
何清湖委员认为,中国抗疫之战是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人民为中心的具体体现,是中西协同、中西医结合取得成果的具体体现。
“伟大的抗疫精神是在抗疫斗争的实践中形成的,更需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发扬光大。”姚增谊委员说。
向前委员表示,要当好伟大抗疫精神的践行者,更要当好伟大抗疫精神的宣传者,让抗疫精神深入人心、凝聚人心、激励人心。
改革开放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邓坤龙委员说,改革开放精神最本质的是开拓创新精神,敢于冲破蕃篱,才能创造新天地。
向恩明委员曾在广州工作多年,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城市工作,他切身体会到改革开放这一历史性决策开启了翻天覆地的伟大变革。
湖南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也是精准扶贫的首倡地。李军委员说,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充分彰显,赓续传承了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多次去过十八洞村,每次去都深受教育,既震撼也振奋。十八洞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全国脱贫攻坚战的缩影,为祖国骄傲。”肖文伟委员在读书群中分享。
杨钢委员说,中国在减贫事业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成就,创造了堪称人类减贫史上的伟大奇迹,奇迹背后彰显的是不懈奋斗的精神和勇于担当的深情。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精神。叶妙委员表示,要把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通过生动活泼的方式演绎给青少年,让他们增进对党和国家的情感。
邓鹏宇委员说,新时代的奋斗精神,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国家发展伟业,勇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不辱时代使命,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政协融媒记者 罗艳芳 通讯员 许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