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洋 通讯员 匡琦)8月13日,湖南株洲传来好消息,该市云龙示范区的两个小区调整为低风险区。“疫情面前,处处是阵地,人人是战士。”从7月29日该市出现外地输入性新冠肺炎关联病例以来,市政协人迅速行动,为疫情防控再聚力。
7月31日,市政协主席蔡溪带队到芦淞区督导疫情防控工作。同时,市政协机关选派12名党员干部进驻工大等4个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并成立“株洲市政协机关派驻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临时党支部”,设立党员示范岗,与社区工作人员一道,投入小区值守和疫情摸排工作中。
在38℃高温的“烤”验下,市政协机关工作队队员战高温、斗酷暑,跑协调、守关卡。天元区在摸排信息时,了解到湖南工业大学还有一千多名外地留校学生没有完成检测,工大社区迅速动员,连夜进行检测,临时增开检测点,市政协派驻工大社区的工作队一边协调调集检测物资设备,一边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维持现场秩序。市政协派驻云龙示范区防疫工作队承担原长株公路马鞍山卡点的守护工作,防止疫情对外扩散。在了解到物资紧缺的情况后,市政协机关迅速向当地社区送去生活物资。
在市政协的倡议下,全体政协委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发挥优势特长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一股强大的“抗疫正能量”凝聚起来,向民众传递着来自政协的温暖与战胜疫情的信心。
每天早上7点到下午5点,芦淞区政协委员刘英明都会在芦淞市场帮忙分发市场服务中心的共同抗疫公开信,让“疫情防控,人人有责”深入人心。得知工大社区第二轮核酸检测用于存储样本拭子的冰块不够,市政协委员邓珊妮连夜联系人员赶制冰块,第二天一大早就送到各核酸检测点。8月10日,市政协委员张红捐赠的5台核酸采样亭送往市中心医院、市人民医院等,在保障医护人员健康与安全的同时,提升了检测采集工作舒适度。
编辑:邓骄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