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基地围绕34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入研究,形成一批高质量的理论研究成果;
培训基地线上线下结合,承办各级政协委员培训班55期,5300多名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干部参加;
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在实践基地落地开花,转化为履职效力;
……
△2019年5月,省政协启动“三个基地”建设。
2019年5月,湖南省政协独创性地开启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研究基地、培训基地、实践基地建设,经过近3年的创新探索,形成理论研究、学习培训、创新实践三位一体、相互促进的格局,推动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在湖南落实落地、开花结果。
研究基地——
在“弄通”上形成丰硕成果
研究基地在“三个基地”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依托研究基地开展的重大课题研究,为培训基地培养师资力量、提供培训教材,同时为实践基地提供重要理论支撑。
面对“谁来研究”的问题,省政协以“基地+中心”的模式,依托省政协研究室和省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成立研究基地,同时在湘潭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省委党校和省社科院成立研究中心,并创新建立了“领导带头示范、专家集中攻关、委员广泛参与”的政协理论研究模式。
对于“研究什么”,研究基地坚持把深入研究、系统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作为研究基地的核心内容,聚焦党对人民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人民政协制度优势如何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政协委员更好联系服务界别群众等34个重大课题,组织专门力量开展理论研究。
2021年,研究基地向全省各级政协组织、广大政协委员和政协组成单位征集理论文章140余篇、调研报告160余篇,评选出一批优秀理论文章和优秀调研报告。
△4个研究中心形成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政协融媒记者 闫利鹏摄
关于“怎么研究”,各研究中心探索建立了课题申报、联系指导、成果评审、成果转化的制度机制,促进学习交流和成果转化。近3年来,有10个重大课题成果被转化为培训教材,18个课题研究成果在省级以上社科刊物发表,部分研究成果被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采纳。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先江表示,下一步,将依托研究中心,组织精干队伍,进一步弄懂弄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政协制度重要论述的基本逻辑、理论基础与核心理念,聚焦做好人民政协工作路径方法深入研究阐释,为完善人民政协制度、助推人民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与决策参考。
培训基地——
以“学懂”加强思想政治引领
2019年12月,在韶山培训基地举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研修班”;
2020年,省政协把委员网上培训和网上读书活动相结合,组织住湘全国政协委员和全体省政协委员参加读书活动,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理解和认识;
依托政协云,以省市县三级政协共用共享的方式,组织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开展“云上培训”,推出“政协云讲堂”精品课程;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研修班”在韶山培训基地举办。
省政协在省委党校、省社会主义学院、省韶山管理局分别设立培训基地,面向省政协委员和市州、县市区政协负责人以及各级政协机关干部举办专题研修班,通过专家授课、现场教学、交流讨论,不断强化委员责任担当,提升履职能力。
其中,特别注重推动研究基地、实践基地的力量和成果转化为培训基地的授课内容和重要资源。
2021年7月,全省政协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专题研修班在韶山举办,200多名示范性委员工作室牵头委员参加研修,研究基地形成的4个专题研究成果转化为了培训课程。
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研修结束后,学员们依托政协委员工作室平台,开展各类形式的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宣讲活动3000余场次,参加活动的群众达50余万人次,推动了“七一”讲话精神传遍三湘四水,走进千家万户,有效凝聚了奋进新时代的智慧和力量。
实践基地——
用“做实”书写精彩答卷
近3年来,各实践基地深入学习、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立足履职实际,彰显本地特色,创新工作举措,形成了一批好经验好做法。
长沙市政协着重在深化民主监督、推进政协协商和基层协商有效衔接两个方面开展实践创新,将政协的民主监督与舆论监督相结合,创办的《政协之声》电视专栏,成为履职品牌;
宁乡市政协创新搭建“基层民主协商对话会”,把话筒交给百姓,让群众的事情由群众商量着办;
嘉禾县政协积极探索“互联网+政协”履职信息化建设路径,“用好用活政协云,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实践经验入选“湖南基层改革探索100例”;
……
△全国多地政协来到嘉禾县政协,学习考察以政协云为平台形成的履职好经验好做法。
目前,全省14个市州政协和示范性政协委员工作室都建立了实践基地,聚焦推动政协云与政协履职深度融合、破解基层政协“两个薄弱”问题等六个主题,开展试点工作。
省市县三级政协以实践基地试点主题为纽带,协同开展调研,研究解决共性问题,形成工作合力,推动实现各级政协互联互享履职平台,互通互用履职资源,互学互鉴履职经验。
在实践探索中,”三个基地”建设逐渐形成互为促进、相得益彰的良好势头。通过理论研究深化理解,把握精神实质,掌握核心要义,为学习培训提供丰富内容和教材;通过面向广大委员开展学习培训,推广研究成果,让广大政协委员真正掌握党的创新理论,转化成推动工作的强大武器;通过实践基地,试点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以点带面,示范引领,把理论研究的成果、学习培训掌握的方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落实落地,同时,实践基地的生动成果反过来又为理论研究提供鲜活素材。
在省政协研究室主任唐宇文看来,“三个基地”的协同推进,有力促进了理论学习的深入和学习研究成果的转化运用,有效助推了湖南政协工作的创新发展。
如今,“三个基地”建设已成为湖南政协工作的一张闪亮名片,正持续赋能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优势作用的发挥,助力以“政协之能”更好服务“湖南之为”。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