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长株潭绿心一隅——湘潭市岳塘区昭山镇楠木村,远眺山头满目葱茏,田埂阡陌间种植的赤松茸与油茶花相映成画;忙于春耕的乡亲们脸上写满了喜悦……
今天(4月2日)上午,这里再次迎来了一批熟悉的客人——省政协主席会议成员、机关干部,以及长株潭三地三级政协委员等。这是省政协在绿心组织开展义务植树活动的第四年。
四年来,湖南政协人开展了一系列爱绿、植绿、护绿、增绿生动履职实践,积极参与并推动长株潭绿心地区生态屏障建设。
当前,山上新叶萌发绿意盎然,山下随着“深耕一亩田”模式的引进推广,老百姓增产又增收,村里“农家乐”、乡村旅游产业日益红火兴旺,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全社会参与植树造林的氛围更加浓厚……一幅以“政协之力”助推绿心地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美丽家园、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新画卷正徐徐铺开。
持续四年种下政协林,为绿心添新绿
楠木村石子塘,一个名为《江山多娇》的湖南政协林标志性雕塑矗立在公路边,作品以爱绿、植绿、护绿为创意元素,展现着人类爱护自然、自然庇护人类、人类与大自然永续共生的深厚意蕴。
而这也是省政协走进绿心持续履“植”的有力见证。
湖南政协林标志性雕塑夜景。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长株潭绿心地区生态屏障建设的决策部署,省政协于2019年发起“助力长株潭绿心地区生态屏障建设,政协人在行动”活动,首次在长株潭绿心地区昭山镇楠木村建立了省政协植树基地,计划用4年时间,通过省级带动、三级联动、三地互动,依托政协云、线上线下政协委员工作室平台载体,组织引导广大委员开展走进绿心、进行义务植树等系列履职行动,助力我省生态文明建设、乡村全面振兴,助推绿色高质量发展。
四年来,每当春天一到,石子塘的这方山坡,都会如期迎来湖南政协人植树的忙碌身影。如今,100多亩的山地上,已经种上了1000多株桂花、楠木、红榉等树木,逐渐连片成林,日渐茂盛。通过省政协植绿活动的持续深化推进,夕日荒山变青山,昭山镇正努力打造成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张靓丽名片。
线下植绿马不停蹄,“云端”晒绿、护绿行动持续不断。2021年3月,政协云“关注森林”栏目上线以来,广大政协委员纷纷在“云上”晒起了自己植树护绿的情况,示范带动社会各界参与我省生态文明建设。
种下未来、留下希望。同一时间,在全民义务植树开展40周年之际,省政协在持续深化“万户帮扶行动”和“三进三助”聚力行动中,结合开展“优化提升义务植树行动,助力乡村振兴”活动,组织三级政协委员、机关干部进村入户,在帮扶对象门前屋后、田间地头,齐心协力栽下花木果树。截至目前,全省广大政协委员栽种树木超过14万多株。
“今日种下一片生态林,来日潇湘更盎然。通过‘线下+线上’联动履职方式,推动着全省政协系统参与植树护绿行动从集聚绿心到覆盖全省,从长株潭三地政协人参与到全省各级政协人参与,从而引导社会各界参与到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共建美丽湖南的行动之中。”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李壮丽表示,这一创新的举措,是湖南政协人参与长株潭绿心地区生态屏障建设的延伸,也是湖南政协人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又一具体行动。
推广“深耕一亩田”,春夏秋冬有收获
省政协植树基地山脚下,有一丘打理得很好的水田,楠木村村民袁玉兰正忙着采摘田里种植的赤松茸。
这批赤松茸是去年10月中下旬收割完水稻后种的,采摘可以持续到今年4月底,然后接着种水稻。
春种水稻千斤粮,秋种蘑菇万元钱。“一亩田产3000—5000斤左右,可增收3万—5万元钱。”袁玉兰介绍,通过实施这种“深耕一亩田”模式,种子免费送上门、有专门的技术指导培训,市场销路很好,种田有了新甜头,日子有了新盼头。
楠木村村民袁玉兰正在采摘赤松茸。
去年以来,楠木村按照“政协搭台、创新示范、群众参与、利益共享”的原则,充分发挥省、市、县三级政协委员专长优势,探索实施现代农业综合体项目,为绿心地区乡村振兴探索新思路、打造新模式。
除了引进推广“深耕一亩田”模式,楠木村还将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在湖南政协林辐射的2亩水田、20亩林地推广“黑花生+赤松茸”“黑土豆+竹荪”“赤松茸+竹荪”等循环套种、交替种植模式项目,最大限度提高“一亩田”经济产值,让老百姓口袋更鼓、生活更富。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用好农村四处地,唱好农时四季歌,让山水田土有产业,春夏秋冬有收获。”“深耕一亩田”模式创始人,十二届湘潭市政协委员、湘潭县射埠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邓述东表示,在乡村振兴新征程中,将进一步推广复制“深耕一亩田”模式,不断探索挖掘一亩田的最大产值潜能,带领帮助更多的乡亲增产增收。
委员工作室赋能,乡村振兴展现新面貌
“现在不用浇水,等枝叶长大一点再进行剪枝,两三年就能挂果。”正值春耕生产重要时刻,长株潭绿心委员工作室委员、昭山花卉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邹晓宇奔忙在昭山镇各村之间,手把手指导农户栽种香柚等苗木。
长株潭绿心委员工作室委员、昭山花卉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邹晓宇现场指导农户栽种苗木。
2019年10月,省政协人资环委、湘潭市政协、岳塘区政协在昭山镇七星村联合成立了湖南首家省市区三级政协委员线下委员工作室——长株潭绿心委员工作室。
工作室与湘潭市政协委员刘坚联动,探索盘活闲置农房,对接建设湘潭美术写生基地项目;协助岳塘区政协委员王木炎投资上千万元,流转七星村300亩土地,建设绿加源果园,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争资引项整修山塘、美化人居环境……
工作室成立以来,入驻的2名省政协委员、2名市政协委员、2名区政协委员立足本职岗位,各尽所长,尽己所能,形成履职合力,通过开展线上线下委员值班,利用“屋场会”“读书会”等形式,围绕绿心如何协调好发展、民生、生态的关系以及老百姓关心关切、所急所盼,提交微建议,开展微协商、微监督,为推动绿心发展广泛凝心聚力、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长株潭绿心委员工作室开展2022年首场三级联动值班活动,针对线上留言进行线下互动交流。
此外,依托长株潭绿心委员工作室,全国两会期间,四级委员及村民代表开展京湘两地远程连线、走进绿心乡村宣讲中共中央全会精神、举办“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委员读书活动等系列履职活动,为政协委员深入基层履职、参与绿心生态屏障建设、助力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搭建了更畅通的履职平台和实践路径。
“通过省、市、区三级政协委员的有效联动,为促推绿心地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昭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杨军表示,依托政协委员工作室,实现了以协商民主服务基层群众,把协商民主成果兑现给广大群众的目的。
文|政协融媒记者 李飞
图|政协融媒记者 李飞 闫利鹏 李昱挚
视频执行|政协融媒记者 唐静婷
视频拍摄|政协融媒记者 闫利鹏 李昱挚
视频制作|贺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