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政协是人民政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的重要力量。如何贯彻落实好《中共中央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有关要求,提升工作整体水平?在近日举办的全国政协第139期干部培训班暨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市县政协工作专题研讨班上,与会同志进行了充分交流,让我们来看这些地方政协的工作经验。
市县政协是人民政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的重要力量。本刊记者从近日举办的全国政协第139期干部培训班暨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市县政协工作专题研讨班了解到,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市县政协工作的意见》,准确把握市县政协性质定位和工作重点,坚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有针对性地确定重点任务和工作举措;坚持上下协同,深化共性问题研究,推动解决市县政协工作存在的实际困难,及时把好经验好做法提炼为制度规范,更好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提升政协工作整体水平。
以重点问题的解决带动整体工作的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为政协组织开展工作创造有利条件,选优配强政协领导班子,重点解决市县政协基础工作薄弱、人员力量薄弱的问题。
河南省将解决“两个薄弱”问题作为切入口,采取创新性的工作举措加以破解,以重点问题的解决带动整体工作的提升。一是将市、县(市、区)党委抓政协党建工作情况纳入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通过述职评议,推动市县党委将政协党建工作纳入党委工作总体布局,为基层政协履职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二是将市、县(市、区)党委重视支持政协工作情况列入年度综合考核,考核指标体系涵盖了党委重视加强政协党建、支持政协开展工作、解决“两个薄弱”问题;三是建立党委、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成员领办督办重点提案制度,省委督查委将重点提案办理落实情况列入年度督办内容,纳入省委督查工作计划;四是建立人民政协理论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社会主义学院教学内容的制度,建立常态化授课机制,列入每学期教学计划规范落实;五是探索建立政协工作召集人制度,探索将政协工作延伸到乡镇;六是健全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的制度机制,建立健全了谈心谈话、委员讲堂、邀请群众参加政协活动等制度机制,拓展基层“委员之家”“委员工作室”等平台功能;七是建立和完善市县政协协商工作制度,着力解决基础工作薄弱的问题,指导市县政协创设了“政协邀你来商量”等一大批特色载体,使基层政协作用发挥得更好;八是多措并举,着力解决市县政协人员力量薄弱的问题,增加市县政协编制,健全委员联络机构,调整优化专委会设置。在八项重点举措推动下,河南省市县政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党的建设持续加强,服务中心工作成果丰硕,特色履职品牌不断涌现,制度机制建设系统规范,政协组织自身建设纵深推进。
提升市县政协工作水平,完善制度更为关键。北京市政协制定《关于加强区政协工作联络指导的意见》,建立了每季度召开区政协主席座谈会机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座谈会制度为牵引,健全完善了包括政协报告厅、委员讲堂、京华书院、今雨书院、悦读书屋在内的市区政协相互衔接、上下联动的学习体系,引领带动区政协共同学习。市政协还召开推进委员工作室建设培训会,制定工作室运行细则,指导区政协结合实际探索建站模式。16个区政协建成了“区域型”“社区型”“园区型”“楼宇型”“专业型”“界别型”等多种类型的委员工作站200余个。
破解市县政协人员和工作“老”“少”“边”“难”问题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市县政协工作,吉林省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分别到全省9个市(州)、60个县(市、区)实地调研指导、协商推进。调研发现,市县政协人员和工作情况存在“老”“少”“边”“难”问题。即:“两支队伍”老化,工作人员少,存在边缘化思想以及开展工作难等问题。
为解决好这些问题,吉林省召开省委政协工作会议,省委配套出台《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实施意见》,专门把解决市县政协基础工作薄弱、人员力量薄弱问题单列一章,并通过增加内设机构、人员编制等办法,有效提升了市县政协履职能力和服务质量。为推动市县政协更好服务大局履职尽责,吉林省政协还重点从三个方面入手促进问题的解决。一是加强“两支队伍”建设。通过强化各级委员学习培训、围绕省委省政府关心的重大问题开展协商等方式提高委员协商能力;通过成立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中心,致力打造新时代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地,提高政协干部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二是规范协商履职程序。把开展“协商—搭台”“搭台—协商”作为新时代地方政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提高履职效能的有效方式,总结形成了“两问三要三明确”工作方式。三是开展典型案例示范。在全省三级政协致力打造融政协元素和区域特色于一体的“吉思广益”协商品牌,市县政协涌现出“有事好商量”“共识+发展”“委员问政”“点站台”“金城议事”等一批各具特色的搭台协商品牌和阵地,协商活动日益活跃。
把互联网最大变量变成政协事业发展最大增量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建设数字中国、网络强国重大战略部署。汪洋主席强调,拥抱互联网是时代大势所趋,也是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必然要求。
5月18日,全国政协第139期干部培训班暨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市县政协工作专题研讨班开班。(王达/摄)
浙江省政协把数字政协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以数字化赋能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通过加强顶层设计,解决“怎么去建”的问题。尤其是突出系统集成,强化“一套构架”支撑,建设全省统一的浙江数字政协全景图,通过一屏掌控、六大应用建设,着力推动全省各级政协组织系统全员上跑道、全部跑起来。在解决“要建什么”的问题上,浙江省政协集中打造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综合应用。其中,“协商在线”运用数字化手段,整合“请你来协商”等28种政协协商形式和委员履职方式,推进所有乡镇(街道)“民生议事堂”、委员工作室、社情民意信息联系点“三位一体”建设,作为协商在线子场景在全省政协推广使用;“提案在线”贯通全省130余个提案办理部门单位和省市县三级政协系统组织;“学习在线”覆盖全省三级政协;“同心在线”对全省各级政协组织系统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进一步全面升级;“社情民意在线”推进线上线下社情民意信息联系点建设,架起网上网下联系服务群众的“连心桥”;“委员履职在线”提升委员履职平台集成化、便捷化、移动化、智能化水平……一系列创新举措为浙江省市县政协工作全面提质增效奠定了基础。
湖南省政协通过着力建设运用“政协云”,探索出一条“互联网+政协”新路子。截至目前,湖南省政协“政协云”已涵盖一个数据中心,APP客户端、微信公众号、门户网站三大渠道,覆盖住湘全国政协委员和全省近4万名各级政协委员、政协机关工作人员。在服务市县政协工作上,通过政协云,实现了政协组织的多级联动、资源信息的多网联通、社会力量的多方联合,省政协的重点履职议题,相关市县政协开展协同调研,部分子议题拓展到基层政协协商平台;市县政协在政协云上提交调研报告、参与远程协商,增强了政协协商的整体合力。依托政协云,市县政协向上对接省政协委员资源,横向对接党务政务线上平台,向下对接社区网格化治理平台、农村综合服务平台,整合各方资源,提升协商效能,“两个薄弱”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缓解。通过政协云,重点打造了“委员工作室”“微建议”等服务群众的栏目,将全省3000多家线下委员工作室同步入驻政协云,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打造民生实事协商平台
不断深化专门协商机构的制度化实践
“有事好商量”。为贯彻落实这一精神,很多地方政协开创各种协商平台,健全协商制度、丰富协商形式、提升协商成效。海南省政协、广州市政协和济南市政协在协商平台建设方面各有举措。
海南省政协搭建了一批助推基层协商民主议事平台。在乡镇(街道、大社区)、村(社区)和农垦改制的居搭建基层协商议事会,主要围绕乡村振兴和民生实事助推开展基层协商议事活动。在市、县、区建立协商议事平台,由国资委主导组织企业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开展协商。截至目前,全省共有3577个基层协商议事平台,乡镇、街道、社区、村以及农垦改制的居实现全覆盖,企业和园区试点78个。
广州市政协创建“有事好商量”民生实事协商平台,注重突出协商选题的针对性、协商主体的多元性、协商论证的充分性、协商过程的开放性以及协商成果的实效性。坚持协商为民根本立场,以“真协商”的勇气聚焦民生难题;坚持协商聚力的工作理念,以“广协商”的氛围探寻民生良策;坚持协商重效的目标导向,以“会协商”的成果助力民生改善。尤其是在扩大协商“参与面”上,广州市政协创新“到实地、察实情、说实话、促实效”的协商方式,组织政协委员和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走进基层镇街、社区,通过场内场外连线、台上台下互动的形式,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其中、更多的意见得到表达。市政协还树立传播也是搭建协商桥梁、传播也是凝聚协商共识、传播也是扩大协商效果的意识,全面优化提升“有事好商量”电视节目,进一步完善“广、电、报、刊、网、微、屏”融媒体传播矩阵,为办好民生实事营造良好社会舆论氛围。
济南市政协创建了常态化、特色化、制度化的协商平台——“商量”,邀请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党政部门和群众代表,就共同关心的话题深度调研,反复协商,形成共识。“商量”创建以来,900余名全国和省市县(区)四级政协委员、千余名群众与60余个市直部门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济南市政协还以“商量”促治理,推动“商量”平台向群众贴近、向基层延伸,全市12个区县政协全部搭建了“商量在区县”平台,161个街镇政协委员联络室,200余个社区、委员单位和楼宇工作站等,相继建设了“商量工作室”,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商量”送到田间地头、村居社区。
持续稳步推进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按照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要求,大力发展基层协商民主,重点在基层群众中开展协商。各地政协创新形式,不断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其中,徐州市政协以多样化平台开展协商、临沧市政协积极探索“边寨协商”、绵竹市政协创建的“院坝协商”特色品牌、曲周县政协在推进基层协商中充分发挥党员委员的示范带动作用,都在推进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徐州市政协按照融入、开放、共享原则,坚持“一室多用”,依托委员工作室、政协书房、社情民意信息联系点等现有资源,搭建镇(街道)、村(社区)和企事业单位三类协商议事会议平台,为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提供载体。全市164个镇(街道)、2705个村(社区)建立了协商议事平台,创建企事业协商议事平台286个。为了方便群众参与协商,市政协还坚持数字赋能,结合智慧政协建设,搭建“线上+线下”双线互动、融合互补的协商议事平台体系。徐州市政协还通过在村(社区)建立政协工作联络员机制,为委员深入基层联系群众做好协调配合,打通政协协商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临沧市政协设立协商议事会议。在边境地区设立乡、村协商议事会议,由住当地资深委员为召集人、其他委员和相关人员为成员,以“乡(镇)委员工作室”“村级便民服务站”为议事场所,每年至少开展2次协商议事活动。搭建边境县政协“专委会+委员履职组+协商议事会议”的协商联合体,构建起政协搭台、多方参与、上下贯通的“互动协商平台”。市政协还灵活确定协商主体,建立以政协委员和民族、宗教、缅甸客商等代表人士为主的乡村协商议事人才库,根据协商议题需要,从人才库中灵活确定相关人员参与“边寨协商”。实践证明,“边寨协商”成为拓展履职空间、扩大基层治理服务面的有力抓手,是临沧市县政协最活跃、最具生命力的履职形式。
绵竹市政协按照就近就地、就事就便原则,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村民议事厅、农村社区院落等现有资源,建成资源综合利用、各具镇域特色的议事场所。目前,全市所有镇(街道)均建立起了“院坝协商”阵地,实现平台建设全覆盖,确保“商”有场所。通过各镇(街道)设立委员联络点、组建专家人才库等方式提高协商成果的科学性,实现联络点、人才库与镇村协商平台的有机结合。坚持小事简议、急事快议、大事重议的协商原则,建立调研走访、议事流程、协商规则和协商成果转化运用等制度,形成可操作的“院坝协商”模式。
曲周县政协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发挥党员委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实施意见》,要求党员委员在协商议政、民主监督、改善民生、团结各界人士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表率作用,将委员联系机制制度化,建立实行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制度,在思想上、履职上、生活上加强与党外委员的沟通联系。
整理:赵瑜
材料提供:全国政协干部培训中心
本文刊登于《中国政协》2022年第11期
编辑:邓骄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