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9月21日)晚上6点,一场围绕湖南电力高质量发展的委员工作室座谈会仍在热烈进行中。
这是“碳达峰碳中和·清洁能源”委员工作室组织的一场“委员活动日”活动。当天下午,10余位委员来到湖南新华水利电力有限公司调研,并开展座谈交流。
作为湖南重要的清洁能源企业之一,新华水利电力有限公司在“十四五”期间将以建设新能源基地和风光一体化基地为重心,发展成为中南地区有影响力的新能源投资企业。
座谈会上,围绕湖南电力供需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委员们展开了深入讨论。
湖南一次能源禀赋不足,而湖南电网近年来的最大负荷以年均近8%的增幅攀升,用电负荷日最大峰谷差接近60%,居全国第一,夏季冬季负荷“双高峰”特征凸显。
因此,“虚拟电厂”成为委员们讨论的重点。这是一种可精确控制用电需求和发电输出平衡的能源管理系统,通过数字化手段对各类能源进行聚合管理和优化调度,达到减少发电投资和损耗、优化资源利用、降低电网峰值负荷和提高供电可靠性的目的。
省政协副秘书长杨晓晋认为,基于对湖南多种类电源、高峰谷差负荷的分析,湖南非常适合开设“虚拟电厂”建设的“试验田”。
“能源是制约湖南经济发展的最大短板,可在湖南探索’虚拟电厂’改革试点,助力破解湖南能源难题。”省政协经科委主任吴金明提出建议。
“在‘委员活动日’,我们’双碳’委员工作室走进新能源企业,探讨湖南电力高质量发展,特别有意义。”委员们表示,将围绕“虚拟电厂”等课题开展进一步调研,争取形成委员工作室集体提案。
文、图丨政协融媒记者 刘敏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