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刘翼平:政协委员在乡村振兴中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 委员作业本·委员说

点击观看视频

【人物名片】

刘翼平:永州市政协常委,永州市政协研究室主任

【履职主题】

到乡村振兴中去交一次委员作业

【履职之路】

一直以来刘翼平都十分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尤其是永州的何仙姑文化。2012年12月,何仙姑文化研究会在永州成立,刘翼平担任会长,旨在研究何仙姑文化,探讨和挖掘何仙姑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将何仙姑文化打造成零陵古城的一个文化品牌。从推动建立何仙姑文化研究会到建立何仙姑文化研究基地、何仙姑文化长廊……不懈地努力下,一个个设想逐一照进了现实。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助力乡村振兴,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实现委员作为,这是刘翼平始终坚持的委员履职之路。

当教师8年,进入公务员队伍26年,刘翼平主要从事文字工作和政务服务。多年来,他将文字材料作为职业武器,将文字岗位作为战斗平台。五年来,把关留下文字400余万字,牵头调研35个,反映社情民意79则;从事省市理论课题8个,承办省政协“互联网+政协”重点理论研究,着眼生态经济和生态环境保护调研思考,催生市委、市政府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决策部署;联合承办省社科联委托“濂溪文化与湖南旅游融合发展”课题,打造湖南濂溪文化“一核一圈一线”的建议进入省政协全会决策。

一直以来,刘翼平坚持开展“走出来”的调研,走深、走实、走细,练就精准掌握第一手资源的功力,让调研报告和领导文稿接地气。为做好养殖业转型升级的调研,参与了在市内6个县区的大型养殖场的实地调研,并赴河南、内蒙古异地调研。为弘扬濂溪文化,沿着周敦颐生活工作的足迹,走遍六省十三市,写作20万字的长篇专著《周敦颐思想地图》。

【履职体验】

在过去一年的实践中间,我们通过界别联动、市区乡三级政协联动,我们体会到政协委员在乡村振兴中间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文|《文史博览·人物》记者 沐方婷

摄像  刘玉祥

推荐
评论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