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为充分展示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样子、新作为、新成效,讲好讲活湖南政协系列创新品牌工作背后的故事,湖南省政协特举办湖南政协履职创新故事大赛。现对省政协各专委会、14个市州政协推荐的履职创新案例进行集中展示和宣传推介,欢迎大家为心仪案例点赞。
案例主题:
母子委员共建工作室
助力粮食安全
推荐单位:益阳市政协
余海龙是沅江市一名90后政协委员,他出生在沅江市草尾镇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从小孝顺懂事的他,每逢假期,都会拿着农具和父母一起走进田间地头,挥洒汗水。
作为家中独子,余海龙被父母寄予厚望,希望他努力读书,走出农村。他不负众望,毕业后在外打拼。
2014年的一场暴雨,余海龙家里收储的粮食全被大雨淋湿了,父亲因此住进了医院,农民的工钱也难以支付。余海龙不顾家里的反对,选择回到家乡,想用科技的力量带领父老乡亲共同致富。
余海龙在地里查看作物长势。
2015年,余海龙和母亲肖建青筹资成立了沅江市建成绿色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的第二年,余海龙担任了沅江市政协委员。如何才能当好一名政协委员?余海龙认为,就是把合作社做大做强,带领父老乡亲共同致富。在余海龙的努力下,合作社社员从最初的5人,发展到了现在的118人。
2020年,肖建青开始担任益阳市政协委员。在合作社,母子二人成立了委员工作室,广泛收集社情民意信息。随着合作社规模的扩大,母子俩不忘初心,用心回馈社会。这些年,他们经常出现在防疫、抗洪抢险第一线,8年来,累计捐款捐物达20余万元。
在余海龙的带动下,周边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了家乡。这些“新农人”甘愿做稻禾的守望者,为家乡的乡村振兴、国家的粮食安全贡献青春力量。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许望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