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在“筑同心、跟党走”中展现新时代政协女性风采,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传承红色基因,湖南省政协机关妇委会、政协融媒联合推出“政协女声·聆听党史”系列音频栏目,分享中共党史权威著作和党史故事,浸染精神力量,感悟初心使命。
政协女声·第32期
烽火岁月家国情
来源 | 省党史陈列馆
朗读者 | 廖瑞芳
1942年5月,中国西北延安的一个小山村,一栋低矮的土坯房前,一位年轻母亲正饱含深情的念着一封来自抗日战场前线的家书。她的眼里噙满泪水。这位母亲就是刘志兰。
给她写信的是一位在抗日战场上冲锋陷阵的热血男儿,他就是刘志兰的丈夫左权。左权是湖南醴陵人。他英勇善战,深得毛泽东、周恩来的赞赏。朱德夸他是如“钢铁般坚强、狮虎般勇猛”的优秀将领。抗战爆发后,左权担任八路军副参谋长。
1939年左权与刘志兰结婚。第二年5月,在太行山下生下女儿,给她取名“太北”。由于“百团大战”,一家三口不得不分开。从1940年11月开始,左权总共给妻子写去11封家书,表达自己对妻子的挚爱与对女儿的牵挂。
1942年5月25日,疯狂的日寇对太行抗日根据地进行铁壁合围大扫荡。殷红的热血映红了西斜的太阳。就在这一刻,日寇一发罪恶的炮弹落在左权的身边,左权不顾危险,高喊:“大家卧倒——”接着第二发炮弹又来了,左权的头部、胸部和腹部都中了弹片。就这样,一位才华横溢、智勇双全的八路军将领为了拯救民族危亡,失去了年轻宝贵的生命,年仅37岁。名将阵亡,太行山为之低咽,全党为之悲痛。然而左权将军永远看不到他挚爱的妻子得知他牺牲的噩耗后写下的悼词:几次传来你遇难的消息 ,我不愿去相信。或是重伤的归来,不管带着怎样残缺的肢体,我将尽全力看护你,以你的残缺为荣……日本法西斯不仅奴役我的国家,而且残杀了我亲爱的人。……在任何困难之下,我都要咬着牙关渡过去。如果有一点失望和动摇,都不配做你的妻子。
左权牺牲以后,远在湖南的老母亲并不知道。共和国诞生前夕,人民解放军挥师南下,朱德命令部队路过醴陵时,要列队去看望老人。左权年幼时父亲就过世了,是母亲含辛茹苦将四个孩子拉扯大。他19岁便离开了家乡,与母亲再未相见。当队伍进入醴陵县境,《左权将军之歌》响彻云霄,成千上万的战士对老人喊道:“左权没有回来,我们都是您的儿子!”老太太终于明白自己日思夜想、日夜牵挂的小儿子已在七年前血洒战场。
坚强的老人没有恸哭。她没有读过书,就请人代笔,写下了这样的话:“吾儿抗日成仁,死得其所,不愧有志男儿。现已得着民主解放成功,牺牲一身,有何足惜,吾儿有知,地下瞑目矣!”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湘江边上,有多少母亲,送别自己的儿子,奔赴救国救民的战场;湘江边上,又有多少母亲,盼着自己的儿子,回到家乡共享天伦。烽火岁月家国情,最好的纪念就是踏着烈士的血迹前进,向烈士与我们共同坚信的真理前进!
湖南省政协机关妇委会、政协融媒联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