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在“筑同心、跟党走”中展现新时代政协女性风采,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传承红色基因,湖南省政协机关妇委会、政协融媒联合推出“政协女声·聆听党史”系列音频栏目,分享中共党史权威著作和党史故事,浸染精神力量,感悟初心使命。
政协女声·第45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来源 | 《中国共产党简史》
朗读者 | 成澍
201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胡锦涛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作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大会贯穿始终的主线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会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党的十八大实现了中央领导集体的新老交替。新当选的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在十八届一中全会上指出,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手里,我们一定不负重托,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以自己的最大智慧、力量、心血,作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业绩。从此,围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一系列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相继展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大幕徐徐拉开。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并阐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中国梦的提出,贯通了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传递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勇担民族复兴使命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表达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成为激荡在中国人民心中的高昂旋律,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成为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进、开辟未来的一面精神旗帜。
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治国理政新实践中,习近平作为党、国家和军队的最高领导人,展现出坚定信仰信念、鲜明人民立场、非凡政治智慧、顽强意志品质、强烈历史担当、高超政治艺术,贏得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衷心拥护,受到了国际社会高度赞誉。习近平把握时代大趋势,回答实践新要求,顺应人民新期待,提出一系列重大思想观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科学理论,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奋斗目标提供了基本遵循。在新的斗争实践中,习近平事实上已经成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召开之前,党内外形成一种普遍共识和强烈呼声,这就是: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必须明确和维护习近平在党中央、全党的核心地位。这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迫切要求,是保持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正确方向的根本保证。经过充分酝酿,2016年10月,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了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写入党章。习近平总书记成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是众望所归、名副其实。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十八大后的重大政治成果和宝贵经验,是全党在革命性锻造中形成的共同意志,对于更好地凝聚党和人民的力量,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民族复兴大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湖南省政协机关妇委会、政协融媒联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