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1即将谢幕。这一年里,省市县三级政协委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职的脚步从未停歇,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足迹。
湘声报推出“我与2021——政协委员年度记忆”特别报道,邀请部分政协委员讲述他们在2021年的工作经历和履职故事,分享感悟和思考。
龙环向记者介绍长沙市儿童福利院发展规划。政协融媒记者 陈尽美 摄
人物名片
龙环
长沙市政协委员、市第一社会福利院院长
年度关键词:梦想成真
“多年的梦想终于变成现实、孤残儿童拥有了自己的“家”,我感到特别高兴和自豪。”
12月27日,长沙市儿童福利院投入试运营,填补了长沙没有专门儿童福利院的空白。看到我们多年的梦想终于变成现实、孤残儿童拥有了自己的“家”,我感到特别高兴和自豪。
长沙市儿童福利院是长沙市十大重点民生工程之一,用地面积98亩,建筑面积约4.14万平方米,设计床位1000张,投资3.38亿元,是全市首家专业大型儿童福利机构,能为孤残儿童提供养护、医疗、教育、康复等多方位的服务。项目从2013年开始选址立项,历时8年时间,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关心支持,终于建成。
今年2月26日,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吴桂英上任不到20天,就来到儿童福利院建设现场调研。按照要求,我今年一直把确保项目在年内投入使用作为工作目标。
这些年的推进过程中,我们遇到过很多难题,比如征拆难度大、疫情制约等。但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这些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儿童福利院不仅是孤弃、困境等儿童群体温馨的新家园,未来我们还将依托儿童福利院的资源打造特殊教育学校,面向社会开放,接纳困境儿童、特殊儿童、留守儿童等,让这里成为他们的庇护场所。
在建设过程中,我作为政协委员从多方面进行过鼓与呼。福利院位于雨花区石马村,这里地理位置非常好,我曾写提案,希望依托儿童福利院项目建设,把整个雅塘片区周边打造成儿童友好型城市片区。我提出站在“1米的高度”看城市,就是希望用孩子们的视角来把雅塘片区打造好,让这里成为孩子们想来的地方、喜欢的地方。
在12月29日开幕的长沙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中,我将继续聚焦“一小一老”的问题建言献策。今年提案是聚焦孤残儿童成年后的出路问题。成年孤儿这个群体,他们本身很弱势,作为委员,我要多为他们发声。
我在长沙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已经当了12年院长,见证了很多孩子的成长。福利院的孩子18岁成年后,一定要让他们回归社会。但是他们回归社会后面临很多问题。
我呼吁要有一个机制,让他们有房住,让他们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工作支撑今后的生活。希望政府在这方面加大关怀力度,把他们养大成人后,还扶上马送一程,让他们有能力进入社会。
长沙市儿童福利院提出的口号是为孩子的一生打基础,用“全人、全程、全纳”教育模式,让每一个孩子得到最贴心的照顾,让每个孩子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我们的目标是把孩子们的未来发展当作我们努力的方向。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我作为民政系统基层代表,也作为政协委员代表参加了座谈会。总书记深情地说,政协委员要更好联系和服务所在界别的群众。我一定牢记总书记的嘱托,继续立足岗位,把儿童福利院作为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中儿童福利事业的领头雁来打造,不断推进儿童福利事业高质量发展。
口述 | 龙环 记录 | 政协融媒记者 陈尽美
编辑:邓骄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