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委员这些年 | 田小雨:与父亲同会场建言献策

田小雨  省政协委员、湘西自治州科技局局长

2021年,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开幕会前,进入省人民会堂会场后,父亲找到我说:“你看别人都在照相,我们也照个相吧。”于是,我们留下了首次参会的照片。

今年,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开幕前,再次进入会场,我看到父亲还没有落座,主动跑过去对父亲说:“爸,我们合张影。”父亲很高兴,马上就把手插进口袋,摆好姿势。

这两张照片,定格了我跟父亲在政协全会上一起建言献策的珍贵回忆。

今年的省政协全会,是我和父亲在同一个会场建言献策的第二年。从2021年开始,我的父亲田明以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的身份列席省政协全会。尽管父亲已74岁,但他建言献策的热情没有一丝减弱。与一辈子严谨治学的父亲一起参会,也带给了我无形的压力。尽管有压力,但能与父亲一起“履职”,是我们家庭的荣誉,也是我人生道路上不可复制的一段经历,所以我格外珍惜。

今年会前一个多月,父亲就询问我会议有关要求和事项,以便他提前做好列席会议的准备。可见,父亲对省两会的期待和重视。还记得父亲去年首次参会,我告诉他要注意会议时间、乘车注意事项等,并没有提醒他的着装,他穿着就比较随意。有了去年的经验,今年,父亲特意带了一套西装来参会。

来长沙开会的前一天,父亲在家创作了两幅作品,一幅是紫藤,一幅是山水。画作里的紫藤花,花团锦簇,象征着民族团结、凝聚共识和共同繁荣,以青竹为伴寓意会议风清气正。父亲还题字“紫气东来万物新”,来表达对两会的期待。

凑巧的是,今年,我跟父亲同住潇湘华天酒店,第一天报到后,和父亲一起吃晚饭时我们约定,平时开会互相提醒,认真履职尽责,但吃饭、休息时,各找各的朋友,互不干扰。

虽然父亲不是委员,不能提交提案,但我的提案里一定有父亲的功劳。

在此之前,我撰写的提案只要与父亲专业领域相关,就会给父亲过目,向他请教,我曾写过一篇《关于将恰比河流域尽快建成“民族特色传统村落精品廊带”的提案》,因为父亲曾是湘西非物质文化专家库的成员,我们一起就苗族文化保护、民族特色传统村落保护等内容进行了交流,父亲的建议带给我很多启发。

2021年,我当时分管吉首市的教育工作,提出了“关于加强湘西地区芙蓉学校建设”的建议,父亲是做教育出身,我们又一起就学校的硬件建设和软件的配备讨论了很久,父亲认为芙蓉学校项目改善了边远地区办学条件,惠及广大群众,给更多孩子赢得了人生出彩的机会。

今年,父亲看完我提交的《关于加快“十四五”时期建设重庆黔江经湖南吉首、益阳至长沙高铁建设的建议》提案后,非常激动,就文化方面的内容和我进行了一系列探讨。他认为,这条高铁的修建,将生态资源、人文旅游资源、红色文化资源转化成发展优势,进而促进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经济繁荣,推动高质量发展。

这些建议和意见对我来说受益匪浅。

口述:田小雨

记录:政协融媒记者 罗艳芳

推荐
评论
      您的真知灼见远胜过“顶”“好”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