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如何在与时代共振的当下,表达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和真实内心,在三十余年书画创作中,袁绍明始终不惧做那个破局者
人物名片:
袁绍明:湖南省政协委员、省画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
做批判性的思考
袁绍明:率意行笔,擒纵由心
文|政协融媒记者 黄璐
一幅彩墨山水,有块与面随机组合,有点与线交叉互织,无处不是打破秩序、布满冲突。在传统的山水意境中点缀着时代人文青绿——这是袁绍明的画作带给人的第一印象。
画画三十余年,省政协委员、国家一级美术师袁绍明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符号和鲜明个性。他总是愿意做那个打破常规、追求创新的人。
创新,意味破除边界、拥抱变化,而这一切基于他认为的:真。
作为湖南省画院副院长,袁绍明始终在思考:如何在与时代共振的当下,表达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和真实内心。在这个过程中,他始终不惧做那个破局者。
传统中的突破
打开袁绍明的书画作品,不难发现,一幅作品中的章法常常出奇善变,创作的手法、传递的信息异常丰富。正如一位评论家写道:你能感受出很多平面构成的意识和现代艺术的元素,多样的材质和肌理相互混搭,不同的书体和颜色有序交错,纵横捭阖、恣肆绽放间总会新意迭出。
“山水可能没有人物画那么直接抒情达意,但我们应把山水当人物来创造,赋予山水画以灵性、以性情,把人文情感融入其中。”
在继承传统的山水画创作之时,袁绍明常常注重一种前瞻性的探索——不是一味复古,而是更多突破。“作为一个专业画家,需要一种批判性的思考,一种反叛性的思维,时刻提醒自己还能不能在前人的创作基础上有新的突破。”
这是袁绍明认为的“意义”。创新再创新,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在袁绍明的创作中,常常能感受到他的作品中流露的陌生感、视觉上的冲击力,而这正是他内心情感在作品中的迸发。
由此,他在山水画创作中,用了很多综合性的技法,比如把版画、水彩、素描的创作手法都巧妙运用进来,赋予了山水画以新的图式。
袁绍明曾写道:“我的创作不循规范,率意行笔,擒纵由心。布局不求齐整。俯仰欹侧,转变悉异。虽不欲以狂怪为胜,却力争参差错落有致。向背高低,顾盼生情。欹中求正,险处求稳。”
对于这种“险”,亦有人认为这种创作走的是一种“旁门”。但袁绍明并不畏惧这些声音。
“一个人的力量很小,也存在许多局限性,只要自己认为是对的,哪怕走的方向不同,但只要在摸索、在思考、在创新,给人以新的提示,提供新的信息、实践一种新的可能,或许这就是创作意义本身。”
这些年来,袁绍明的美术作品《金牛山》《寻梦》入选了第八届、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山水》获文化部颁发的全国第八届“群星奖”银奖、湖南省文化厅颁发的“群星奖”金奖。《梦绕边城》入选纪念《在延安座谈会上的讲话》60 周年全国美展,获湖南展区金奖。
与此同时,他的书法作品入展全国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览,全国首届楹联展,全国首届刻字展,首届流行书风提名展;在第三回大韩民国华虹(国际)书艺 ·文人画大展中获最高奖,在全国第一届风景名胜楹联展中获特等奖。
创作不是迎合
袁绍明很欣赏日本书法家井上有一。作为日本现代派书法的代表人物之一,井上有一在日本拥有很高的名望。但他也是一位颇具争议的人物,一方面是因为他的性格孤僻桀傲,另一方面是因为他的作品充满了野性奔放的特色。
在袁绍明看来,井上有一从学习临摹中国书家颜真卿出发,并以此开创了自己独树一帜的风格,用一种现代的眼光和手法重新创作。
“他的作品,看似稚嫩、拙朴,有时像小孩刚开始写字,实际上它的文字、笔画组合进入了一种返璞归真的状态。看似回到起点,实际上是走过千山万水后达到的一种高级。”
袁绍明认为只有真正打动自己的题材、感染人心的表达才能点燃一幅作品真正的生命力。
纵观当下艺术创作,袁绍明直言不讳当前创作中存在的一种迎合。
“上一届的获奖作品是什么样子,这一届便继续套用这种形式,为了引起某些评委和大众审美的共鸣。然而站在艺术史的角度看,这样的作品是否有意义,值得思考。”
袁绍明认为,画画应像写作一样,要讲真话,一切基于真情,创作不是迎合,而是要有生活的积淀、有审美的共鸣、有创新的表达、有时代的共振。
为新时代潇湘山水立传
如何以艺术关照现实,用画笔为湖南山水立传,彰显湖湘特色、文化底蕴,这是湖南艺术创作者思考的问题。
自古以来,“潇湘”是文人山水的代名词,也成为一种文化意象。五代南唐画家董源创作了《潇湘图》,北宋文人画家宋迪创作了《潇湘八景》,这一题材被历朝历代效仿。
2022年,湖南省文联、湖南省美协组织以“大美潇湘”为大主题,以省委、省政府布局“一江一湖四水”为线索,对湖南山水进行全面清晰地梳理,将形成六大创作系列,以此献礼党的二十大。
当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守护好一江碧水”的生态发展理念,这对潇湘山水又寄予了一种新的厚望,这也是“一江一湖四水”创作的初衷。
“做这一主题性的作品,结合当代主旋律,有多位来自省画院的画家倾力参与。”作为这一项目的主要参与者和带队之一,袁绍明同创作团队溯源三湘四水,在走读中开启这项为新时代潇湘山水立传的艺术实践。
据袁绍明介绍,省画院中越来越多的年轻画家也参与到这样的主题项目创作中来。事实上,这也与省画院近年来创新工作、探索搭建平台,如成立青年画院、办作品展览等多种方式,促进青年艺术创作者学习交流、成长进步、展示自我紧密相关。在这个过程中,潇湘艺术家创造了大量精美作品、屡获奖项,迸发着湖南新生代书画创作者激流勇进的力量。
接下来,把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和浪漫主义的楚文化精神结合起来,打造具有时代高度、充满文化底蕴、彰显湖湘特色、具有史诗品质的新时代“大美潇湘”美术创作品牌——这成为湖南书画家集体艺术生命力的新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