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芳:女性不要被标签定义
文 | 《文史博览·人物》 记者 黄璐
人物名片:
黄芳:湖南省政协常委,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

2月24日,《湖南省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21—2025年)》新闻发布会举行。据悉,截至 2022年1月 7日,全省 14个市州和 123个县市区全部出台了新周期妇女儿童发展规划,新规划开启了湖南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新规划在内容上设置一系列具体目标要求,比如流动孕产妇死亡率、宫颈癌和乳腺癌死亡率、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建设等相关指标,这是根据我省实际设置的新指标。”湖南省政协常委,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黄芳介绍说。
有着传统女性的柔软,同时又有着新女性的飒爽,黄芳将生活和工作的两面,很好地区分。在她看来,女性不应被任何标签定义,新时代的女性,无论在家庭还是事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站在妇女、儿童的角度,为他们发声,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我们后面站着几千万的妇女儿童,这就是我和湖南各级妇联同志做事的底气。”黄芳说道。
新规划呵护“全方位”
今年全国“两会”上,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的话题备受关注。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将 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多渠道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
北京、广东、浙江、湖南、吉林、黑龙江等多地出台文件,提出建立育儿补贴制度,一些地方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住房等方面的倾斜政策。
“有着最大生育愿望的‘ 60后’‘ 70后’,已错过最佳生育年龄,对于‘ 80后’‘ 90后’,生二孩、三孩不是他们观念中一件‘应该’的事儿。”黄芳认为,接下来应重点在“ 80后”“ 90后”及“ 00后”中,普及正确的婚恋观、家庭观等,“真正影响未来一代人的生育观念”,与此同时,应“呵护妇女儿童全方位全生命周期身心健康”。

在《湖南省妇女儿童发展规划( 2021—2025年)》中,对持续改善妇女儿童健康服务、推动湖南“三孩政策”落地实施等关于妇幼健康的社会热点问题,提出了系列要求,使服务更加优质、保障更加优先。
比如,新“妇女规划”提出了“妇女全生命周期享有良好的卫生健康服务、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 12/10万以下”等目标,设置了“完善保障妇女健康制度机制、保障孕产妇安全分娩、完善宫颈癌和乳腺癌综合防治体系和救治政策”等策略措施。
为推动“三孩政策”落地实施,新规划加强生育保障、养育保障和教育保障。如落实《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定期开展女职工生育权益保障专项督查,为因生育中断就业的女性提供再就业培训公共服务,为女性生育后的职业回归和职业发展创造条件;加大普惠性托育机构、幼儿园的供给,推动用人单位建设标准化母婴设施,鼓励用人单位在工作场所为女职工提供福利性的 1-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促进0-3岁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建设优质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推进教育公平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等。
如何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缩小妇女儿童发展的城乡、区域、群体间差异,切实保障妇女儿童的权益、关注他们的成长,这也是黄芳关注的重点,也是她所思考的妇联开展工作的又一着力点。
“我们希望在各级学校成立妇联组织。比如在大学,通过设立妇联组织,联系心理、生理方面的专业人士,针对女大学生、女职工的心理健康,对性教育、婚恋观、家庭观等理念,进行一些正确引领和价值传播。”
黄芳介绍,通过在中学成立妇联组织,联系、组织妇科、儿科医生等,开展专业知识讲座,为具有潜在心理疾病的孩子进行心理咨询和疏导,灌输正确的恋爱观等。
对小学生和学前儿童,黄芳认为“他们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传统理念上的父母对孩子也缺乏正确、系统的性教育,或者一定程度上是忽视的。那么希望设在学校的妇联组织能够发挥一定作用。”
“芳草湘女”品牌之思
湖南省是中国妇女运动的策源地,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红色湘女为中国和湖南省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此,黄芳认为,可以在长沙市橘子洲建立“湖南省妇女运动史馆”。
“红色湘女理应成为湖湘热土上的一张亮丽的红色文化名片。”在黄芳看来,目前,湖南对此资源挖掘缺乏深度和广度,红色湘女名片推出的力度还有待加强。
目前,湖南没有省级妇女运动史陈列馆。黄芳建议,由湖南省妇联与长沙市政府联合在橘子洲创建湖南省妇女运动史馆,并打造为全国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橘子洲是全国知名的旅游目的地,是全国首批“红色旅游”经典景点之一,来自全国的游客众多——在黄芳看来,在红色景区打造红色景点,这对传承湖湘女性文化,弘扬红色湘女精神具有极大推动力,同时史馆的建设也丰富了橘子洲的红色文化。
聚焦“湘女”名片,在今年湖南省“两会”期间,来自妇联界别的委员递交集体提案,建议打造“芳草湘女”系列红色文化旅游精品线路。
提案建议编制湘东修身之旅、湘中家文化之旅、湘南平天下之旅、湘西北奋斗之旅——四条特色路线。
“以‘芳草湘女’的统一公共品牌进行宣传、推介,实现区域公共品牌效益,推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黄芳说。
来自妇联界别的委员集体提出,应提升湘女文化的社会认同,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用好文化元素,讲好湘女故事,创作湘女之歌,扩大“芳草湘女”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影响力。同时,依托湖南省委党史馆、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女子学院等单位,推动建设一批湘女文化博物馆、湘女文旅培训基地、湘女创新创业园、湘女广场等文化产业基地。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