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3在市县”专访丨湘潭市政协主席杨真平:以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 践行伟人故里政协人的使命担当

  近日,省政协委员、湘潭市政协主席杨真平接受政协融媒记者专访,围绕持续深化“1453”履职实践,谈了自己的体会和认识。

  湖南政协融媒:近年来,湘潭市政协如何紧扣全市改革发展大局,贯彻落实省政协“1453”履职总要求?

  杨真平:湘潭市政协全面落实省政协“1453”履职总要求,服务中心大局,围绕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入开展协商调研。组织围绕“举全市之力加快推动湘江科学城(湘潭片)建设”课题开展协商讨论,推动树牢长株潭“一座城”理念,创新思维理念、制度机制、发展模式,致力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聚焦“改革创新,打造特色产业,培育‘共富新村’”课题开展专题调研,赴陕西、河南考察调研,学习咸阳袁家村、洛阳重渡沟村等地实现共同富裕的经验做法。持续开展当好“三员”助力招商引资工作,建立完善“协调联动、统筹调度、项目管理、总结评价”四项机制,强化“联系委员、走访界别、对接商会、协商座谈、搭建平台、交流联谊、优化环境、宣传推介”8条措施,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发达地区政协组织、商会组织交流联谊,全力以赴助力引资金、引项目、引技术、引人才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推湘潭高质量发展。

  湖南政协融媒:立足伟人故里红色资源优势,湘潭市政协如何发挥作用推动湘潭“文旅+”融合发展?

  杨真平:聚焦省委、省政府着力推动的“我的韶山行”湖南省中小学生红色研学,市政协全力助推红色文旅一体化发展,围绕助推长株潭文旅融合协同发展开展调研,多项意见建议得到相关部门积极采纳。同时,我们以文旅文史合作为重点,与长沙、株洲、娄底、萍乡、浦东政协签订合作协议或备忘录,为深入合作搭建了新平台、创造了新机遇。

  今年,我们制定了“我的韶山行”与繁荣文旅消费民主监督工作方案,聚焦规划、标准、业态融合、旅游环境、“文化+科技”“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文旅消费等问题,助力繁荣文旅消费。

  湖南政协融媒:湘潭市政协在改善生态环境专项民主监督中屡创佳绩,在保障民主监督成果落地见效上有何创新举措?

  杨真平:湘潭市政协明确了“坚持高位推动,强化组织领导;坚持制度保障,强化协同联动;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责任落实;坚持宣传引领,强化品牌创建”的“四坚持四强化”工作思路,推行精准选题、调查研究、协商交办、跟踪评议、整改回头看“五步工作法”,确保监督成果落地见效。

  我们还创新“党建+环保民主监督+纪检专责监督”履职方式,探索建立“四个一”工作机制,监督过程中的相关意见建议得到市委常委会研究部署。

  湖南政协融媒:湘潭市政协如何推进政协协商民主实践、推动委员更好联系服务界别群众?

  杨真平:近年来,我们坚持“从政协委员中来到政协委员中去,从界别群众中来到界别群众中去”,培育打造“潭事好商量”协商品牌,建立“问题清单—协商方案—成果转化—台账管理”工作闭环,通过常态化开展各类协商活动,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全市建成131家委员工作室,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委员入驻全覆盖、政协云线上全覆盖,将委员工作室真正打造成“民情站、连心桥、委员家”。我们还在全市政协系统积极开展“我爱湘潭我的家、三听三问,政协人在行动”活动,构建“主席会议成员—常委—委员—界别群众”四级联动链条,常态化开展委员大走访、界别座谈会、线上交流等,听市场主体、听基层群众、听干部职工的声音;通过凝聚人心我来联、凝聚共识我来讲、凝聚智慧我来提、凝聚力量我来助,广泛收集政协委员、界别群众对政协履职的意见建议,引领汇聚“我爱湘潭我的家”的共识和力量,实现从政协“端菜”到委员群众“点菜”,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履职”,从“工作对象”到“工作力量”的可喜转变。

  湖南政协融媒:下一步,湘潭市政协将如何深化“1453”履职实践,进一步推动湘潭经济高质量发展?

  杨真平:我们将强化伟人故里政协人的使命担当,深化“1453”履职实践,提高站位,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聚焦中心任务,进一步围绕湘江科学城建设、文旅融合等课题开展调研协商;持续擦亮“守护莲城生态环境政协人在行动”专项民主监督工作品牌,助力绘就“美丽湘潭”新画卷;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以“潭事好商量”平台破解基层难题,推动民生实事落地见效;锚定一流政治引领、一流专业能力、一流委员履职、一流工作作风“四个一流”目标,全力推动一流工作机构建设,激发委员活力,打造“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的履职队伍,以“政协之能”服务“湘潭之为”,为现代化新湘潭建设凝聚智慧力量。

  文 | 政协融媒记者李崎瑜

推荐
评论
      您的真知灼见远胜过“顶”“好”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