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3在市县”巡回报道丨常德市政协:锚定“三个高地” 助推“二次创业”

  头顶长江、腰缠沅澧、脚踏洞庭的常德,是一座被美丽自然与厚重文化浸润的城市,其颜值高,秀美如画;其动能也足,活力无限。

  岁月镌刻光荣梦想,奋斗绘写壮美画卷。常德市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新成效与常德市政协扎实履职密不可分。近年来,常德市政协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省政协“1453”履职总要求,主动作为、奋发有为、担当善为,持续擦亮实干的工作品牌,为常德锚定“三个高地”、推进“二次创业”不断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常德,一座被美丽自然与厚重文化浸润的城市。图为常德城市全景。  宋才华 摄

  围绕中心大局

  助推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只有全面系统把握‘1453’履职总要求,才能做到干有方向、干有重点、干有章法。”常德市政协主席黄清宇说,近年来市政协紧紧围绕中心大局,充分发挥政协职能,尽心尽力建诤言,凝心聚力献良策,以政协之力服务发展之为,干出了新样子、展现了新作为。

  城市发展,产业是支撑。为助力产业发展,作为常德市数字产业及建材产业链的牵头人,黄清宇在市场规范、暖企帮扶、行业自律等方面加强调度与指导,使得全市电子器件、智能终端、数据服务等行业稳步提升,水泥、商砼、骨料等建材行业逐步摆脱了恶性竞争,呈现了有序发展态势。2024年,9名常德市政协副主席分别参与7个产业专项小组,协调解决了一批产业发展和企业经营中的具体问题,拓宽了销售市场,提升了经济效益。

  院士资源是常德亮眼的城市宣传名片,是招商引资引智的隐形力量,也是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的潜在资源。为发挥院士资源优势,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市政协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召开了“擦亮常德院士名片、大力发展院士经济”专题议政性常委会协商会议,并开展了《常德院士》文史资料征编工作等。

  招商引资是产业升级的强力引擎。常德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带队招商,引导旅外委员助推德商回归,投身“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仅2024年,市政协系统帮助引进项目50多个、合同金额80多亿元,其中市政协机关牵头引进的食品级潮流创意玩具项目——常德爱十玩科技有限公司入驻常德经开区,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投产。今年3月,又进行了二期投资,完全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6亿元,年创税收可达4000万元。

  常德市政协主席黄清宇调研电商产业发展情况。

  招商引资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为助力写实优化环境大文章,市政协带着问题开展调研、协商、监督,聚焦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问题,并在2024年首次采用执法案卷评查监督形式,持续开展“提升行政效能、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民主监督,提出问题和建议50多条。

  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市政协勇担当、善作为,认真做好乡村振兴示范片和示范点建设,选派机关干部驻村工作,发展了特色产业,壮大了集体经济;坚持能人带动,全市共有64名委员成为21个行业的牵头人,在推动产业发展上当主力、作表率,进一步扩大了履职影响;引导委员心系“万家灯火”,情牵“柴米油盐”,为乡村振兴贡献“金点子”、汇聚“正能量”。

  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常德市政协多措并举,打出一套组合拳,助推一个个建设项目拔地而起、一个个产业集群快速发展、一个个村庄蝶变新生,不断为常德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新动能。

  聚焦文旅融合发展

  助力千年古城绽放新光芒

  常德丝弦余韵悠长,澧水船工号子浑厚嘹亮……每当华灯初上,常德河街便上演穿越古今的文化大戏,古城老街焕发出传统与现代的双重光芒,成为在全国声名鹊起的文旅新热点。

  围绕助力常德河街文旅提质升级,常德市政协迅速反应,持续履职作为,联合武陵区政协打造了常德河街文旅融合发展政协委员工作室。该委员工作室汇聚了18名市、区两级政协委员和5名热心志愿者,围绕文旅融合过程中的难点、痛点问题深入调研,形成了一批高质量建言成果,有效助力了常德河街文旅融合创新业态的培育。

  尽政协之责、展政协之长、倾政协之力,常德市政协汇智聚力,助推常德这座千年古城在文旅融合的浪潮中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2024年,为给市委、市政府推进文旅融合提供更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决策参考,常德市政协围绕两个专题,牵头赴陕西、北京、云南等地学习考察,先后形成了《求解融合兴文旅》《让“天空使者”助推文旅融合》两个调研报告,均得到了省政协和市委主要领导的批示。

  大美柳叶湖。罗兵 摄

  常德河街一景。

  与此同时,市政协还着眼于大文旅、大融合,依托常德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积极引导委员做好文化项目引进工作,投身“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

  文旅融合的关键,在于让文化“活”起来,让城市故事“火”出去。今年,常德市政协充分发挥委员队伍的人才资源优势,由市政协委员学习联络委牵头,联合研究室等部门组建团队,启动“政协委员讲常德故事”系列微视频项目。

  “人长得乖伤哒,做事又灵醒”“后儿大后儿都折实”……在“政协委员讲常德故事”系列微视频《常德方言》中,常德市、县两级政协委员操着一口地道的常德话,结合生动有趣的方言实例,让屏幕前的观众仿佛置身于常德市井生活之中。该系列微视频上线后迅速走红,不仅刷屏常德本地人的朋友圈,也引发了外地人对常德话的浓厚兴趣,火爆网络。

  既要“流量”,更要“留量”。常德政协带着责任、情感履职尽责,以答好两道“融合命题”为切入点,推动常德的“颜值”与“品质”双提升,让游客引得来,留得住,游得好,还想来。

  扎实开展民主监督

  共绘绿水青山美丽新画卷

  西洞庭湖是常德的“母亲湖”。如今,走进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可见碧水蓝天、鸟鸣鱼跃。但多年前,这里还面临着杨树侵占、水质波动、生态失衡的困境。

  为护佑西洞庭湿地,2023年,常德市政协通过整合西洞庭区域内部分乡镇政协委员工作室力量,联合部分市县政协委员,成立了市政协“洞庭湿地卫士”委员工作室。30多名市、县政协委员联合汉寿县检察院,在保护区内设立公益诉讼法治教育基地,开展生态普法宣传100多次。同时,与湿地管护员组成巡查队,积极开展委员“三查”行动,年均巡护里程超1万公里,助推三汊障等重点区域的一批人工养殖鱼池矮堤被拆除,养殖鱼池全面退出,建成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等。

  西洞庭湿地重生的背后仅仅是常德市政协扎实开展委员“三查”行动的一个生动缩影。

  为推动改善生态环境专项民主监督工作走深走实,常德市政协组织全市各级政协委员创新开展“巡查河湖库坝”“踏查人居环境”和“访查重点领域”的委员“三查”行动。

  “市政协开展委员‘三查’行动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立足常德实际情况,注重发挥委员作用,引导动员全市政协各级委员工作室、各级政协委员全员参与监督。”黄清宇介绍,由此,一套高效闭环的监督工作机制诞生——针对委员们在行动中发现的问题,市政协及时梳理分类,并邀请相关职能部门和居民代表开展协商座谈,讨论解决办法,商定拟办意见。同时,市政协积极指导各委员工作室建立委员“三查”行动工作台账、会商拟办意见和监督意见办理工作台账,并在全市重点水域和环境保护重要位置设立了委员“三查”行动信息公示牌。

  4月21日,常德市政协主席黄清宇率队在桃源县政协逐绿委员工作室,调研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民主监督工作。

  一个覆盖城、乡、河、湖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体系建立——400多名市政协委员、2000多名县政协委员全员参与,就近就便定点定期开展巡查活动;各级委员工作室也结合实际制定了委员“三查”分行动计划,开展各类监督活动。

  一个个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重点领域的突出环境问题得以解决:市政协持续围绕大江大湖水环境治理开展民主监督助推了沅澧两水干流水质保持Ⅱ类及以上;在常德市两级政协联动履职下,津市的落雁湖从臭水塘变为了美丽生态园;市政协委员通过微建议助力解决了个别餐饮店将污水直排穿紫河的问题。据统计,2024年,委员“三查”行动助力解决了1800多个实际问题。今年,市政协又赋予委员“三查”行动新的使命任务,紧紧围绕省政协聚集大气污染防治开展专项民主监督八项重点任务,结合常德实际,从不同渠道,以不同方式持续助力大气污染防治,共同守护好“常德蓝”。

  清水绿岸,鱼翔浅底,草长莺飞……如今的常德,处处是一幅幅秀美的绿水青山生态画卷,令人心驰神往、流连忘返。

  号角嘹亮,使命催征。常德市政协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优势作用,不断扩大工作影响力,增强委员获得感,提升社会认可度,为常德市高质量发展增动力、聚合力、添助力,用实干担当奋力书写靓丽履职答卷。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陈彬

  通讯员 曾易 何加贝

编辑:邓骄旭

推荐
评论
      您的真知灼见远胜过“顶”“好”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