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是人民政协履职的重要形式,检察建议是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重要方式。针对当前社会治理层面中的共性问题,提案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如何产生“1+1>2”的效果?日前,株洲市政协与市检察院联合印发《建立政协提案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工作机制的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办法》),推动政协提案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相互衔接、双向贯通、共同转化,为政协履职注入强劲动力。
建立双向衔接转化机制,既能拓宽提案和检察建议的线索来源,又能使公益诉讼案件得到有力监督和推动。《办法》明确,双向衔接转化的重点,将围绕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个人信息保护、反电信网络诈骗等领域涉及国家利益或公共利益保护的事项展开。
事实上,推动政协提案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有效衔接转化,株洲市此前已进行了探索。
去年初,单水艳、吴平两位政协委员在攸县两会上提出了《如何搭建爱心服务互助平台——关顾需要照顾的老人》《关爱留守老人》的提案,攸县政协将这两件提案移交攸县检察院办理。
收到提案后,攸县检察院走访了辖区内10余所养老机构,对养老机构的安全保障硬件配套设施、日常护理、餐饮安全、消防安全以及专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排查,发现养老机构存在相关问题隐患。
随后,为督促相关职能部门依法履职,攸县检察院决定以公益诉讼立案,并在提案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相关联席会上,向攸县民政局、攸县卫生健康局发出检察建议,取得了良好效果。“多方合力,优势互补,促使提案办理更具实效,问题处理更加到位。”攸县政协相关负责人介绍。
目前,株洲市政协已选取《遏制职业打假乱象,优化市场营商环境》《强化食品安全监督体系》等提案,转交株洲市检察院进行转化。“下一步,将建立常态化协作机制,把更多政协提案转化为公益诉讼案件,让民主监督更有力度、法治保护更有温度。”株洲市政协提案委负责人说。
文 | 刘洋
编辑:邓骄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