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3在市县”巡回报道丨永州市政协:在湘江源头书写履职新答卷

  聚焦中心大局,精准提出一系列有价值有分量的意见建议;擦亮两张名片,用实干担当在湘江源头书写绿色履职答卷;围绕凝聚共识,创新履职形式使政协“好声音”更加响亮有力……

  近年来,永州市政协牢牢把握人民政协性质定位,创新启动“明共识聚共识增共识”主题实践活动,全面发展协商民主,紧扣全市中心大局,持续深化“1453”履职实践,谋精准之策、求落实之效、聚团结之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显担当、见作为。

  永州是一座风光秀丽的山水洲城,潇、湘二水在此汇合,展现出一幅城水相融的生态画卷。雷中祥 摄

  广聚共识

  为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

  党委和政府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政协力量就汇聚到哪里,政协作用就发挥到哪里。永州市政协把履职工作紧密融入全市发展大局,坚持高站位谋划、高质量调研、高水平协商,做到建言建在点子上、议政议在关键处。

  5月20日至25日,国铁集团鉴定中心组织召开永清广高铁可研审查会议,标志着永清广高铁前期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永清广高铁是连通广东、湖南两省的又一重要交通大动脉,项目线路北起永州,向南途经清远,终至广州。聚焦永清广高铁,永州市政协持续开展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组织召开谋划永清广高铁议政性常委会会议,提出了“连通黄金动脉、通往幸福生活”的建议案。

  永州市政协召开常委会会议,聚焦“用好农业、生态、文化优势资源,助力‘向南向海向外’发展战略”课题开展议政协商。

  随着永清广高铁正逐步从愿景走向现实,“向南向海向外”的新通道将成为永州发展的新优势。围绕主动融入大湾区国家战略,永州市政协想在前、干在前,开展“用好农业、生态、文化三大优势资源,助力永州市‘向南向海向外’发展战略”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协商,就“如何推进比较优势加快转变为发展胜势”提出意见建议。

  “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决策部署上来,以政协之能服务发展之要。”2月8日,永州市政协召开会议传达贯彻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市政协主席谢景林在会上说,要把广大委员的思想凝聚到谋划重大项目、重大产业上来,坚持广纳群言、广谋良策、广聚共识,在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永州实践的浪潮中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随后,永州市政协开展“唱响光明论,冲刺一季度”行动,以凝聚共识、精准建言、助力发展、服务民生四大工程为抓手,统筹开展12项重点履职活动。通过发出倡议书、开展委员访谈等措施,号召全市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做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宣传员、战斗员、助力员和服务员,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营商环境优化等主战场奏响奋进曲。

  随着行动倡议书的发布,履职动能被迅速激活。今年一季度,永州市政协系统组织委员开展“唱响光明论”主题宣讲活动30多场,走访调研企业500余家,协调解决融资、用工等问题200多个,举办“湘商回归”系列对接活动100多场。

  突出实效

  民主监督工作走深走实

  绿色是永州最亮的底色,生态是永州最大的优势。

  永州市政协围绕落实省政协“1453”履职总要求和改善生态环境专项民主监督,以问题为导向,突出工作实效,着力解决一批生态环境问题,助力全市生态环境改善、人居环境优化以及重点领域环保问题解决,用实干与担当书写湘江源头绿色发展新答卷。

  永州地处湘江源头和南岭山脉腹地,是湖南重要的生态功能区。近年来,围绕生态环境优美清新的“湘江源头”和彰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千年鸟道”两张生态名片,永州市政协积极探索政协民主监督与纪委监委专责监督联动的方式,持续开展视察监督、社会监督、协商监督、建言监督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民主监督活动,助力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持续优化。

  永州蓝山、清远连州两地政协联合发起开展“让候鸟飞”保护候鸟专项民主监督活动。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024年3月27日,永州市政协协同市纪委监委,组织市政协环境资源界别委员,在中心城区开展黑臭水体治理暨提升污水处理厂进水BOD浓度专项民主监督,取得较好成效。

  蓝山县是全省重要的候鸟迁徙通道和栖息地之一。为此,永州市政协、蓝山县政协将“爱鸟护鸟”作为改善生态环境民主监督的重要内容和保护湘江源的点睛之笔,围绕“擦亮‘千年鸟道’品牌,共建鸟语花香和谐家园”工作建言资政。

  永州市政协在提升民主监督质效上探新路、出实招、聚共识。2023年9月25日,永州市政协常委会会议协商决定新增环境资源界别,成为全省首个设立环境资源界别的市州政协。在工作中注重发挥委员工作室效能,着力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质量民主监督、守护湘江源等特色委员工作室,以专业平台推动专题监督,实现“1+1>2”的效果。

  为推动民主监督工作走深走实,永州市政协还组建委员和群众监督队伍、专家指导队伍、志愿服务队伍、乡镇(街道)应急保障队伍,“四支队伍”协商协作、协同推进,为推动改善生态环境专项民主监督汇聚起更大合力。

  创新发展

  助力答好“两个融合”命题

  千年打卡地,此处是潇湘。地处湘江源头的永州,因潇湘二水在境内汇合,雅称“潇湘”,自古以来就是旅游胜地。每年端午节前后,在宋代理学家周敦颐的家乡永州道县,盛大的龙船赛让千年龙船文化焕发新生。

  近年来,永州市政协持续开展“濂溪文化传承与发展”“全力扩大周敦颐世界影响力”“周敦颐遗迹遗址地政协协商协作会议”等专题调研、常委会会议专题协商,推动周敦颐理学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在道县召开周敦颐遗迹遗址地政协协商协作会议。

  2024年11月6日,周敦颐遗迹遗址地政协协商协作会议在道县召开。围绕“讲好濂溪故事,坚定文化自信”,成立了周敦颐理学文化城市联盟,创立了湖南省周敦颐理学文化研究会,协商通过了“永州倡议”。在会议的基础上,永州市政协持续深挖优秀传统文化现代价值,讲好濂溪故事,持续发出“周敦颐故里,朗朗乾坤”的永州声音,更好融入湖南“伟人故里,锦绣潇湘”文旅品牌。

  位于祁阳市的浯溪摩崖石刻,不仅是自然风光与历史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湖湘文化和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祁阳市政协开展系列履职,助推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对艺术瑰宝进行修复重现与保护,对浯溪摩崖石刻景区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和恢复。

  2024年,祁阳市政协召开“做强文旅融合产业、助推乡村全面振兴”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将文旅融合发展作为年度履职重点调研课题之一,以“文化+旅游”“文化+科技”融合,助力擦亮整合浯溪碑林与祁剧、祁阳小调后提出的“字在浯溪 祁阳有戏”文旅品牌。12月6日,全国首个浯溪摩崖石刻数字博物馆在祁阳市开馆,505方摩崖石刻通过“文化+科技”手段,鲜活呈现在游客眼前,成为永州文旅的金字招牌、打卡热地。

  推动转变

  树立政协良好形象

  政协委员是政协工作的主体。近年来,永州市政协坚持以“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为根本遵循,全面加强“两支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委员“三个作用”,推动广大政协委员履职尽责,树立政协良好形象。

  永州市政协以“明共识聚共识增共识”主题实践活动为抓手健全广泛凝聚共识机制,以委员云履职中心为平台健全联系界别群众机制,进一步提高协商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持续推动三种转变。

  推动政协履职从传统方式向信息化融合发展转变。委员云履职中心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强调的是“快”,微建议提交后自动交办,承办单位48小时内办复,网格员进行核查,以严格程序提升办理实效,大大减少了履职的行政成本。

  推动履职成果从“做了多少”向“做出了什么效果”转变。截至2024年底,办理微实事5000多件,解决了一大批老百姓天天看得见又没有解决的问题,以实实在在的履职成效提升了问题解决率和群众满意率。

  推动委员从坐在办公室搞协商向走进群众想办法转变。充分发挥委员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关注群众身边的事,让委员履职有素材、解决问题有办法,切实提升履职能力和履职实效。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担当。谢景林表示,永州市政协将一如既往保持持之以恒的干劲、越战越勇的锐气,以丰富的履职经验和生动的履职实践,担当起新时代新征程赋予人民政协的职责使命。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谭钧铭

  图 | 永州市政协

编辑:邓骄旭

推荐
评论
      您的真知灼见远胜过“顶”“好”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