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委书记点赞市政协调研成果,为农文旅融合发展赋能助力

  “选题紧扣中心大局,调研深入扎实,建议全面务实。”7月10日,株洲市政协召开常委会会议,围绕“加快农文旅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课题开展专题协商,株洲市委书记曹慧泉对协商成效给予充分肯定。

  去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时提出“文化+科技”“文化+旅游”两道“融合命题”,为文旅发展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明确推进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

  为助力农业资源、文化底蕴与旅游市场深度融合,今年株洲市政协将“加快农文旅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课题列为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协商课题。4月起,市政协课题调研组开展深度调研,最终形成了内容扎实、数据翔实的调研报告和建议案。

  会上,多名委员作协商发言。付剑委员建议补齐乡村旅游设施短板,打造特色品牌,实现以旅兴农;黄文澜委员提出,要构建文化资源整合机制,推动文化价值转化,提升文化传播效能,为农业插上“文化翅膀”;卞武宗委员建议,把红色资源、文化文艺、旅游体验有机结合起来,打造湘赣边农文旅特色品牌;凌文彬委员说,要加快市亚热带果蔬产业园建设,畅通种质引进通道,深化“农旅+”场景营造,创新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株洲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对委员们的发言作出现场回应。

  曹慧泉说,要突出理念引领。以农为本,立足自身产品、产业、服务等特色资源优势,学习借鉴先进经验,遵循市场规律,因地制宜精准打造更多农文旅消费新场景,更好满足需求、创造需求。要 强化人才支撑。着力引进、培养一批深耕农文旅行业的企业家、高水平策划运营团队、文创设计人才、数字化营销专家等,让新理念、新思路扎根乡村;强化支持引导,挖掘培育一批懂农业、懂产业的干部队伍和本土乡村振兴带头人,真正让产业强起来、村民富起来。要以工业化思维抓农业。把标准化和个性化更好结合起来,以标准化建设提升服务保障水平,以个性化释放农文旅融合发展创新创造活力,持续提高株洲农文旅品牌美誉度和吸引力。

  文 | 郭青燕

推荐
评论
      您的真知灼见远胜过“顶”“好”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