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3在市县丨吉首市政协:与党委同步 与发展同振

  在湘西大地的发展浪潮中,吉首市政协以“1453”履职总要求为指引,与党委同频、与发展共振,从产业突围的“加速度”到城市更新的“温暖度”,从文旅融合的“创新度”到生态守护的“持久度”,将协商民主的智慧转化为推动吉首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用实干与担当书写了一份充满民生温度与发展亮度的履职答卷。

  位于吉首市矮寨镇的矮寨大桥,是目前世界跨峡谷跨径最大的钢桁梁悬索桥。

  同向同行

  以政协之为服务重点工作

  “政协工作必须始终与党委中心工作同向同行。”吉首市政协主席向洪琼的这句话,道出了政协履职的核心要义。近年来,市政协将党的领导贯穿履职全过程,构建起“党委点题、政协答题”的协同机制。

  围绕市委部署的“产业突围、城市更新、文旅赋能”三大重点任务,吉首市政协以 “助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招商引资和经营主体培育、改善生态环境专项民主监督”4 项重点工作为抓手,以“政协之能”服务“吉首之为”。市政协主席担任市电子信息新能源产业链链长,联系乡村旅游;班子成员负责抓商业综合体、移民搬迁等重点项目,形成“主席牵头、班子推进、委员参与”的三级联动工作格局。

  在招商一线,近年来,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带队驻外开展招商,对接企业200余家,促成签约项目4个,拟投资29.7亿元;在改革深水区,市政协积极开展协商议政监督,助推国有企业改革,联系帮扶民营企业,通过“微建议”“提案直通车”等平台为出租车、夜市、餐饮等行业解决问题200余个;在民生一线,市政协围绕城市更新、群众幸福感提升协商建言,助推全市新建外卖停车位300个,智能取餐柜80个;在调研一线,广大政协委员深入厂矿、企业、乡村,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抛出“金点子”。

  近年来,市政协注重城市更新“五个转变”,提出关于加快推进城区新能源充电桩布局建设、完善社区公共设施等意见建议23条,推动全市道路交通轻微违法“首违不罚”、潮汐摊位、天然浴场、蔬菜公交等惠民政策的实行,提升了吉首的烟火气、人情味和幸福感。

  吉首市政协创建吉首文史读书会,以“书香政协”推动“书香吉首”建设。图为吉首文史读书会活动现场。

  靶向发力

  以专项攻坚破解发展难题

  近年来,吉首市围绕打造“武陵山区旅游中心城市”目标,持续做大做强文化文旅融合化主导型县域经济产业,坚持以文旅赋能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

  吉首市政协紧紧围绕市委“文旅赋能”的中心任务,将“文旅+”作为调研和协商的重要课题,以调研破题谋全局。依托政协“智囊团”力量,围绕乡村振兴、特色村寨建设、洽比河流域精品线路打造及文旅融合、营运体制等关键议题,深入一线开展专题调研,形成《关于进一步加快乡村游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等调研报告,为科学规划提供智力支撑。

  向洪琼介绍,在联系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市政协聚焦项目引领,推动中黄村蝴蝶寨、张排村月亮岛、寨龙村库里部落等重点文旅项目落地见效,带动乡村旅游从“单点突破”向“集群发展”跃升,让乡村旅游为全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为守护吉首生态健康,市政协扎实开展改善生态环境专项民主监督,助推吉首“天更蓝、水更清、地更净”。

  强化政协民主监督与纪委专责执纪监督、巡视巡察整改相贯通,采取“3+3协商监督联动模式”,组织委员深入基层一线,针对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治理、土壤保护等重点问题开展专题视察和调研。近年来,累计开展视察26次,发出民主监督意见书22份,提出《关于加快实施我市污水管网提质改造的建议》《关于倡导绿色出行的建议》《关于进一步加大城市黑臭小溪沟治理,改善万溶江水环境质量的建议》等环保类提案76件。助推张排国控断面水质达标、细溪河黑臭水体治理、雨污分流系统等项目加速建设。

  “生态监督既要‘硬手段’,也要‘软引导’”。近年来,丹青镇的“清明歌会”现场,村民插柳对歌、用歌声寄托追思之情,这一文明低碳祭扫方式得到省、州肯定和央视报道。这背后是市政协围绕倡导绿色祭扫作出的努力。

  近年来,市政协深入开展植树护绿、禁止露天焚烧秸秆、农村“厕所革命”、气代柴薪、绿色祭扫等履职活动,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发挥积极作用。

  目前,吉首市空气质量优良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峒河、万溶江等主要河流水质达到Ⅱ类标准,森林覆盖率提升至70%,一幅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画卷在吉首大地徐徐展开。

  擦亮品牌

  以创新夯实履职建言基础

  以品牌聚合力,以交流促共识。近年来,吉首市政协持续擦亮委员工作室品牌,在积极创建特色委员工作室的同时,推动特色委员工作室进景区、进乡村。

  “委员工作室要当好‘四员’——政策宣传员、矛盾调解员、发展参谋员、民生服务员。”向洪琼介绍,今年,市政协突出文化为魂、山水为韵、融合为要、民生为本,完成中黄村、乾州古城2个文旅融合样板点特色委员工作室建设,使其成为文化传播与产业对接的桥梁。目前,吉首市已建成3个“湖南省示范性政协委员工作室”,1个全省“最受群众关注委员工作室”。这些工作室成为政协委员履职的重要平台,在服务群众、助力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同时,以“书香政协”推动“书香吉首”建设。秉承“以史资政、团结育人;书香伴履职、学习聚共识”理念,成立吉首文史读书会。成功举办读书分享会3场,采取“线下分享+线上直播”的创新模式,在探索打造可持续的文化交流传承平台中讲好湘西故事,让更多的人认识湘西、关注湘西、了解湘西、爱上湘西。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近年来,吉首市政协着力完善和落实“三个方面保障机制”,为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过修订《提案工作条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推动政协工作朝着规范化、标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实现了提案政协云办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以纠“四风”、治“四病”、祛“五症”为抓手,践行“严细深实勤”作风要求,锤炼出了信念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队伍。

  此外,持续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协同配合,实现了全市12个乡镇街道党委副书记联系政协工作、党政办干部任政协专干工作模式全覆盖,进一步夯实了政协工作的基层基础。

  谈到如何进一步深化“1453”履职总要求实践,向洪琼表示,吉首市政协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作风,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吉首的征程中,书写更加精彩的政协篇章。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吴双江

  通讯员 王潇

推荐
评论
      您的真知灼见远胜过“顶”“好”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