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3在市县丨沅陵县政协:书写新时代基层政协履职新篇章

  牵头品牌茶酒产业发展,助力沅陵文旅深度融合,打造品牌委员工作室……近年来,沅陵县政协按照省政协“1453”履职总要求,紧紧围绕中心任务,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优势,为沅陵产业发展、文旅融合、民生事业等贡献政协力量,书写新时代基层政协履职新篇章。

  山城沅陵,两岸青山相对,一江碧水东流。

  助产业腾飞  富一方百姓

  产业兴则经济兴。沅陵县政协紧扣“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主线,坚持县委工作部署到哪里,政协重心就转移到哪里,力量就汇聚到哪里,自觉把政协工作融入全县中心大局,充分释放政协之能,助力产业腾飞、群众增收。

  沅陵地处武陵山脉与雪峰山脉之间,位于北纬28°中国优质茶酒产区带,独特的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茶酒资源。

  “茶酒产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沅陵县政协主席、茶酒产业链链长黄政安介绍,为推进茶酒产业高质量发展,沅陵县制定《沅陵县茶酒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及三年行动计划,出台《茶产业发展奖补实施办法》,确立“基地固本、科技赋能、体制重塑、文化铸魂、宣传增值”的总体思路,系统推进茶园品改、加工提质、科技创新、文化挖掘、宣传营销等重点举措。

  “欢迎您乘坐‘沅陵酱酒·碣滩茶’联合冠名的品牌列车……”在沅陵县政协的助推下,“沅陵酱酒·碣滩茶”冠名G82次高铁,开启了沅陵产业发展接轨高铁时代的全新旅程。

  为推动产业发展与时代脉博同频共振,沅陵县政协在助力茶酒产业升级中持续发力。先后策划“挑担茶叶上北京”“碣滩茶出口东盟专列”等系列宣传推介活动;成立茶文化研究会,创办《国茶湘味·碣滩》茶微刊;打造碣滩茶委员工作室,创新“茶叙协商”“茶叙联谊”履职形式;发布全省首个茶叶品牌IP形象“贡茶妹”,线下推出同名文创产品,线上推出同名表情包;赴北京举办“怀商·怀乡怀味”茶叙联谊会,促成茶企合作,在北京开设专卖店;积极对接湖南旅游集团,全力争取沅陵酒业增资扩产合作项目落地,提升产能规模与市场竞争力。

  沅陵县政协在茶企调研茶叶生产加工情况。

  今年,沅陵县政协将“加快提质增效,推进我县茶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列为专题协商课题,组织开展为期4个月的全方位、深层次调研,课题组获取了丰富详实的第一手资料,系统剖析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为后续议政建言提供了有力支撑。

  自沅陵县政协牵头“茶酒产业链”以来,沅陵茶酒香飘海内外,品牌价值不断提升,产业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沅陵县先后获评“湖南茶叶三茶统筹发展先进县”“湖南茶叶乡村振兴十大重点县”“湖南茶叶新质生产力十强先行县”等称号。2024年,全县18.3万亩茶园带动8万人就业,综合产值22亿元;碣滩茶品牌价值达38.63亿元,位居全国第38位。沅陵酒业“红缨子”高粱基地产区覆盖17个乡镇132个村,受益群众6700户、1万余人,人均年增收4700元。

  促文旅融合 让山水含韵

  酉水拖蓝,十里画廊,中华书山传承古韵;沅江涛涛,龙舟争渡,凤鸣三塔亭亭玉立;凤凰山下,渔舟唱晚,苗乡人家炊烟阵阵。

  沅陵素有“中南六省山水第一县”的美誉,有着引人入胜的旅游景观。如何让美景更美?沅陵县政协深入调研积极建言,近年来提出“推进沅陵东北片区旅游资源开发建设”“打造洞庭溪特大桥周边旅游圈”“乘势而上做优旅发大会‘后半篇文章’”等系列建议,为县委、县政府出谋划策。

  位于武陵山沅水江畔的沅陵县,是碣滩茶的原产地。

  千年古郡沅陵,曾长期是大湘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湘西历史文化第一县。璀璨的文化需要记录与传承,沅陵县政协主动担当,编撰出版了《老城记忆》《二酉文化探幽》《沅陵历史文化丛书》等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书籍。其中,《老城记忆》以生动的笔触和丰富的图文,全景式呈现沅陵老城风土人情,记录城市变迁与过往故事,成为推介沅陵深厚文化底蕴的重要载体,被湖南人民出版社推介为“跟着书本去旅游”6本好书之一。这些文史成果的出版,既为沅陵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文献支撑,更通过“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深度融合,为地方文旅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2023年,沅陵县承办第二届怀化市旅发大会。沅陵县政协紧扣“高质量承办好第二届怀化市旅发大会”课题,深入开展调研并召开专题协商会,向县委、县政府提出45条建议,大部分被采纳;全力以赴参与旅发大会筹备工作,牵头负责业态植入和从业人员培训专班工作,精心策划组织酉水画廊、辰州古街、博物馆等业态植入和导游培训及导游词撰写工作,其中辰州古街新引进围炉煮茶、非遗制作、传统手艺展示、特产专卖等市场主体31家,成为文旅消费新热点和网红打卡地;抢救性修复尘封多年、弥足珍贵的沅陵纪录片《遥远的山乡》,为旅发大会增光添彩。

  建履职平台 解民生难题

  沅陵县政协深入推进“1453”履职实践,把委员工作室打造成建言资政、凝聚共识的重要载体。

  全县统筹建成委员工作室30个,创新性把委员工作室建在社区和产业链上,太安社区委员工作室、碣滩茶委员工作室已成为服务基层、服务产业的示范标杆。全面推行“五个一”工作机制,即每年至少开展1次课题协商、1次民主监督、1次集中学习,提交1条以上社情民意信息,办好1件以上民生实事,以制度化推动委员履职常态化、规范化。

  沅陵县太安社区是湖南省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安置群众多达1392户5331人,留守老人、儿童及困难家庭占比较高。针对这一实际,太安社区政协委员工作室积极发挥优势,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广泛收集民意、精准建言献策,协调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同时,经常性开展文体活动及义诊送教,累计惠及群众1900人次。

  沅陵县政协“送法进校园·用法护花开”法治公益讲座已连续举办17年。

  此外,沅陵县政协依托委员工作室,常态化开展“三送三进”公益活动(送教育、送法治、送健康,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和“四联四助”行动(联村居助乡村振兴、联农户助民生改善、联企业助纾困增效、联学校助学生成长)。其中,“送法进校园·用法护花开”法治公益讲座已连续举办17年,以政协之力护航全县3万余名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新时代新征程,委员工作室已成为沅陵县政协履职的重要平台。”黄政安表示,县政协将持续依托委员工作室,组织委员常态化下沉基层,收集群众诉求,反映社情民意,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唐静婷  通讯员 刘巧巧

  图 | 沅陵县政协提供

推荐
评论
      您的真知灼见远胜过“顶”“好”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