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石门县政协立足发展所需、群众所盼找题选题,突出党政关注、社会关心做题解题,积极实践五个“在基层”工作模式,即“民主协商在基层”“民主监督在基层”“理顺关系在基层”“化解矛盾在基层”“产业示范在基层”,持续推动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以“政协之为”赋能“基层之治”,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动力、减阻力,干出了“1453”履职实践新气象。
01
民主协商在基层
石门县政协全面推行“一线协商”工作方法,由主席会议成员带领机关干部下沉一线,主动靠前,纾民忧、化矛盾、解困难,遵循“大事大商量、小事小商量”的原则,将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增收、矛盾纠纷调解、人居环境整治等涉及辖区公共利益的重要事项、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纳入协商议事范畴,注重选择切口小、关联广、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内容积极开展协商议事。
原县科委小区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位于县城区边缘小山岗半坡地块,共有113户300余人口,住户多为年老体弱群体。由于小区坡陡弯急路窄,且路面坑洼,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县政协委员为此撰写了一条微建议,反映了这一问题。
县政协主席张业勇领办微建议后,现场察看并召开协商会,详细了解小区道路情况,听取部分县政协委员以及县城建投公司、县住建、楚江街道及社区等相关单位负责人意见建议,面对面协商办理委员微建议,相关部门历经3个多月对小区进行提质改造,解决了群众多年来的一块心病。
石门县政协开展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民主监督。
02
民主监督在基层
县政协发挥民主监督优势,实施省市县政协委员三级联动开展改善生态环境专项民主监督,以“强生态”“微监督”为抓手,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出台了《改善生态环境专项民主监督工作方案》,从监督内容、对象、形式、程序和要求等5个方面作出规定,针对群众比较关注、社情民意比较集中、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生态环保领域问题和事项,要求委员下沉一线开展民主监督,督促问题得到整改。
新关镇是曾以“水泥之城”“化肥之都”著称的工业重镇,拥有5家危化企业、12家建材企业,工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使得小镇一度被戏称为“光灰小镇”,居民们“坐守青山望青山”,难以享受应有的清新环境。
为提高企业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水平,县政协多次到新关镇开展调研视察,和企业负责人开展协商,引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减少物耗能耗,降低污染物排放,做好生产线净化和厂区环境绿化美化。以新关镇境内最大的葛洲坝石门特种水泥公司为例,在县政协委员监督推动下,县生环分局协助该企业争取工业污染治理资金726万元,用于生产线新建窑尾烟气SCR脱硝系统和输灰系统,投资2亿多元大力推进环保升级和技术改造,力行节能减排,做到粉尘、二氧化碳、氮氧化物远低于国家限值标准达到超低排放,实现了工厂清洁化生产。
石门县政协开展“双月行动”,视察县人民医院心理健康门诊等工作。
03
理顺关系在基层
近年来,县政协从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机制、强化委员联系界别群众责任意识、畅通委员联系界别群众渠道三方面入手,让委员联系界别群众更主动、更通畅、更直接、更有效。
建立健全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运用定期走访、结对联系、召开座谈会、调查研究和委员民情互动等经常性工作机制,收集群众反映诉求,为群众排忧解难。通过“双月行动”“书香政协”等活动,推动广大政协委员走到界别群众身边阐释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协助党和政府协调关系、解疑释惑、理顺情绪,成为党的政策宣传员、思想政治引领员、界别群众贴心人。
政策宣讲“接地气”,便民服务“有温度”,把党的创新理论、“三农”政策宣传到各家各户,以地方话、百姓话,把“大政策”讲成“小故事”,推动政策宣讲由单向吸收变为双向交流。
石门县政协组织开展面对面协商办理微建议,助推小区路面提质改造。
04
化解矛盾在基层
今年2月,县政协委员杨春泉在了解社情民情时,得知三圣乡陈某家庭矛盾,之后多次前往该村进行调解,与男女双方当事人分别交流意见。经了解,陈某与女方离婚后,小孩由女方照顾,其间发现孩子患有心脏病,急需做移植手术。女方要求陈某共同承担小孩治疗费用,双方沟通多次未果。
经杨春泉和三圣乡司法所的耐心调解,男女双方现已达成初步共识,由女方在广州全权负责照顾小孩,男方同意前往广州医院看望小孩,并想办法筹集前期治疗费用10万多元,纠纷得到了较好解决。
政协委员释法说理,使得调解变得更有温度。这次矛盾化解是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的体现,也是助力维护石门社会安定的一个缩影。
湖南石门柑橘主题馆。
05
产业示范在基层
围绕全县重点产业和项目建设,县政协主席会议成员主动服务,靠前指挥,一线研究解决问题,助推了一批产业项目提速增效。
在县政协助力下,石门柑橘主题馆在秀坪建成开馆,原杨氏果业一批遗留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湖南(常德石门)柑橘节成功举办,扩大了品牌影响力。2024年,石门柑橘产业综合销售收入达18.93亿元,并带动全县餐饮、住宿、采摘、运输及农化服务收入达7.13亿元,柑橘产业集群产值突破29亿元,柑橘成为石门乡村振兴的“致富果”。
此外,县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坚持联系服务陕煤三期、领创农博城、石门欢乐世界等项目,提升了项目运营管理水平。广大政协委员紧扣中心大局担当作为,积极投身经济发展主战场、攻坚克难最前沿,踊跃助力清洁能源、新材料、食品加工、现代物流、数字产业、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重点围绕柑橘产业、中医药产业、文旅融合等建言献策,带动创业增收,有26名委员成为柑橘、茶叶、电商、农产品加工销售等产业带头人。
文 | 万志刚 李彩丽
图 | 石门县政协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