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人心我来联,凝聚共识我来讲,凝聚智慧我来提,凝聚力量我来助……今年以来,湘潭市政协以专委会为基础,以界别为组织单元,以委员工作室为平台,以政协委员为主体,动员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以“四个凝聚”的实际行动投身“我爱湘潭我的家”活动之中,在一次次暖心交流、一份份务实建议、一场场生动实践中,推动各项工作走深走实。
凝聚人心
“三听三问”叩开群众心扉
今年以来,湘潭市131家线上线下政协委员工作室里,一场场接地气的对话接连不断。政协委员化身“倾听者”,走进企业车间、社区街巷、田间地头,以“三听三问”叩开群众心扉——听市场主体呼声,问发展之困;听界别群众诉求,问民生之需;听干部职工心声,问改革之策,在党委、政府与委员、界别群众之间架起连心桥、建起民情站。
市政协党组成员联系31名民主党派、无党派、工商联、宗教界代表人士,135名中共委员与202名非中共委员“结对子”,主席会议成员联系走访44家委员企业破解难题,8个专委会开启“点单式”服务……从“端菜”到“点菜”,从“工作对象”到“工作力量”,湘潭市政协健全多层面的联系联谊机制,以政协干部、政协委员的“身入”与“心入”推动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工作,党群同心圆越画越大。
凝聚共识
让党的声音走进千家万户
“履职为民如同春雨润物,生态保护恰似青山绿水。”在市政协第二期委员大讲堂上,一场关于《激荡三十年》等书籍的读书分享引发广泛共鸣,委员们以书为媒,讲述“协商温度”与“我爱湘潭”的动人故事。
今年以来,湘潭市政协各级组织采取下基层宣讲理论、作形势报告、讲座座谈等形式,开展“凝聚共识、心悦莲城”委员读书分享活动。120场(次)读书会、4期委员大讲堂、15个“委员带你逛湘潭”红色故事视频推广等,以“说得上、说得对”促“说得服”,让党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凝聚起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的广泛共识。从机关到联点社区、从委员大讲堂到委员工作室、从线下读书活动到线上政协云读书群,思想的火花在交流中碰撞,共识的力量在传递中生长。
凝聚智慧
围绕发展贡献“金点子”
湘潭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组建调研组,围绕“改革创新,打造特色产业、培育共富新村”课题,前往杭州、湖州、咸阳、洛阳等地学习考察,并深入全市6个村开展深度协商调研。调研报告和相关建议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并推动落实。
20个年度协商议题精准聚焦,244件提案汇聚民智,35条微建议破解民生难题,135个界别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迎刃而解。
从“我有金点子我来提”到“我为‘十五五’规划献良策”,从湘江科学城(湘潭片)建设到助力营商环境优化,委员们的专业视角与务实建言,正转化为推动城市发展的澎湃动能,政协协商质量和协商成果转化率同步提升。
凝聚力量
助推答好文旅融合命题
“我的韶山行”是省委、市委加强思政教育的重要举措,如何做好助力助推?湘潭市政协向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全体政协委员发出助推文旅融合工作的倡议书,将其纳入答好“两道融合命题”、打造经典红色名片这篇大文章,通过建议案、提案、专题协商等形式汇聚各方合力。其中,“以‘我的韶山行’为龙头助推长株潭文旅融合协同发展”的建议得到省、市文旅职能部门的采纳。
同时,湘潭市政协深入开展“我的韶山行”与繁荣文旅消费民主监督,围绕规划、标准、业态融合、旅游环境等,动员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当好“情报员”“宣传员”“监督员”“战斗员”,以强有力的民主监督助力“我的韶山行”健康发展。
今年,“潭事好商量”协商议事活动遍地开花,115场基层协商化解了群众烦心事;285场生态监督守护了碧水蓝天;2个招商项目签约落地见证了政协担当。伟人故里政协人正锚定一流政治引领、一流专业能力、一流委员履职、一流工作作风的目标,奋力绘就“四个凝聚”湘潭实践的时代画卷。
文 | 陈静
编辑:邓骄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