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4月30日)上午,“国医湘声”频道上线仪式在长沙市铜官窑国风乐园举行。
由省政协办公厅、文教卫体和文史委员会、湖南中医药大学指导,2月25日,政协融媒就频道建设向20余名中医药界政协委员、行业专家专门进行了意见征求和可行性论证;3月29日,政协融媒“国医湘声”频道开始试运营;今天,“国医湘声”频道正式上线。
以“让政协智慧看得见,让中医力量聚得起,让湖湘文化传得远”为目标,“国医湘声”频道将打造中医药文化传播高地。
“政协力量”与“高校智慧”的双向奔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湖南是中医药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中医药资源大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以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为契机,实施中医药产业振兴工程,努力建设中医药强省。省政协积极助推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和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以中医药产业发展为重点的湘港澳交流合作”是省政协五张履职名片之一。
去年以来,围绕省政协“1453”履职总要求,省政协融媒体中心持续推出了《湘医湘药之光》《走近国医大师》《走近全国名中医》等栏目,为湖南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广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湘声报》推出的《湘医湘药之光》系列报道。
政协融媒记者采访国医大师。
在此基础上,省政协融媒体中心在湘声网·湖南政协新闻网、政协云APP、微信小程序上建设“国医湘声”频道——在湘声网·湖南政协新闻网搭建的“国医湘声”频道,主要分6个版块:问道·铜官窑、解读风向标、湘声智库、湖湘医脉、中医药+生态;在政协云APP开设的“国医湘声”频道,主要分4个版块:问道·铜官窑、智库风向标、产业生态圈、文化基因库。
值得一提的是,受湖南中医药大学委托,湖南中医药大学宣传统战部与省政协融媒体中心合作共建“国医湘声”频道——这是一次“政协力量”与“高校智慧”的双向奔赴。
“中医药的传承创新,既需要薪火相传的坚守,更呼唤与时俱进的突破。”省政协办公厅副主任肖金刚表示,省政协融媒体中心、湖南中医药大学宣传统战部以“国医湘声”频道为纽带,与委员、专家并肩同行,发挥界别优势,凝聚各方才智,激扬中医力量,将助力湖湘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作为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湖南中医药大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湖南中医药大学将担好‘守根铸魂’之责,做好湖湘医脉的‘守窑人’,担好‘开新破局’之任,做好湖湘中医的‘釉彩师’,担好‘声传天下’之命,做好湖湘声音的‘出窑工’。”湖南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戴爱国表示,“国医湘声”频道上线将是湖湘中医药文化破圈的新起点,要充分利用好“国医湘声”频道资源,讲好中医药故事,让世界听到湖湘声音。
“专业赋能平台”,形成中医药IP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9月考察湖南时,作出“政协委员要更好联系和服务所在界别的群众”重要指示。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完善政协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近年来,省政协各专委会为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和界别优势进行了很多创新探索。
“期待将‘国医湘声’频道打造成界别活动特色品牌,为湖南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为政协履职现代化建设增添新的内涵。”省政协文教卫体和文史委员会主任雷鸣强表示。
近年来,省政协文教为卫体和文史委积极创新履职方式,多次组织医卫界、农工党、文艺界委员联合开展“医艺连心,履职为民”送医送药送文艺等界别特色活动,在中医药文化传播、基层医疗服务提升等方面收获履职成效。雷鸣强表示,“国医湘声”频道搭建了“委员领衔、专家支撑、群众参与”的协同机制,期待“界别的智慧在此激荡,委员的力量在此汇聚,国医的光芒在此绽放,政协的声音在此嘹亮,百姓的期待在此回响”。
据了解,“国医湘声”频道试运营期间,推出的“议堂”版块,围绕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药+AI等热点话题,每期邀请10名委员、专家畅谈,激荡思想,形成政协融媒智库建言献策的特色和气场。
“国医湘声”频道开设“议堂”栏目。
“国医湘声”频道报道湖南中医药大学法国中医班的故事。
“‘国医湘声’频道联动中医药领域的各级政协委员、关注和支持中医药的各方人士,政协融媒矩阵给各级政协委员提供了很好的发声平台和载体。”出席启动频道上线的全国政协委员、湖南医药学院校长何清湖表示,“国医湘声”频道营造了独特的中医药文化传播话语场,期待成为国内独具特色的中医药传播阵地。
省政协融媒体中心负责人表示,“国医湘声”频道未来将围绕“中医药+政策”“中医药+产业”“中医药+文化”“中医药+公益”持续发力,推出优质内容,形成国医湘声IP效应,助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黄璐
图 | 政协融媒记者 王宇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