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铜官窑,各级政协委员探寻张仲景与湖湘中医药文化

  近两千年前,张仲景在长沙留下“坐堂行医”的佳话,也是在长沙,写下被誉为“方书之祖”的《伤寒杂病论》。张仲景文化如何传承创新?铜官窑文旅如何跨界融合?“中医药+”有哪些想象空间?

  4月30日上午,一场以“张仲景与湖湘中医药文化”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在长沙市铜官窑国风乐园举行。此次活动由省政协文教卫体和文史委员会办公室、省政协融媒体中心、省政协中医药创新发展委员工作室及省、市、区三级政协委员助推铜官窑文科旅医融合发展工作室联合主办。近30名各级政协委员、行业专家、媒体代表汇集一堂,共同探讨张仲景学术思想在文科旅医融合中的时代密码。

  在读书活动开始之前,与会代表实地调研了铜官窑国风乐园仲景堂,感受张仲景文化的悠远,对文科旅医融合有了更深的体验。在读书活动上,这些政协委员和行业专家们迸发出怎样的思想火花?

  传承创新,中医药文化要读经典

  “两千年来,仲景精神和风范深刻地影响了湖湘热土,湖湘大地的人文精神、医学价值、思维品性,也深刻地烙印上了仲景精神。”全国政协委员、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湖南医药学院校长何清湖应邀做主题解读。

  何清湖曾在2007年撰文,在国内首提“湖湘中医文化”概念,于2023年出版了《医圣济苍生——仲景精神和湖湘文化》一书。他从中医法、大健康理念、中医治未病等8个方面解读了仲景精神的新时代意义,他认为应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有关论述,充分认识张仲景学术思想内涵及在文科旅医融合中的现代价值。

  “张仲景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正是湖湘文化的精髓,也是湖湘医者持续推动中医药发展的动力源泉。”省政协委员、湖南省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陈丽君说,传承创新湖湘中医药文化,需读经典、悟精髓,深入研读《伤寒论》《神农本草经》,理解其辨证思维和药物智慧;需重实践、勇创新,结合现代科技,推动经方现代化;需强文化、育新人,通过中医药进校园、经典诵读等活动,让年轻一代感受湖湘中医药的魅力。

  在省政协委员、长沙市中医院副院长周赟看来,从马王堆汉墓《五十二病方》到“张仲景药王庙”,中医药文化早已融入湖湘血脉;张仲景“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至今熠熠生辉,其“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治学态度,“进则救世,退则救民”的济世情怀,正是新时代中医人应当恪守的职业圭臬。“感悟仲景精神,筑牢医者仁心之本,既要当好张仲景医学思想的传承者,更要做好湖湘中医药文化的传播者。”周赟说。

  深圳点码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甘红志认为,仲景精神包含了济世救人的仁爱精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辩证论治的哲学智慧、传承创新的治学精神和淡泊名利的医学风范,要将仲景精神与湖湘文化中“心忧天下,敢为人先,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相结合,进一步传承创新、发扬光大。

  “中医药+”生态,问道文科旅医融合

  “脚下是铜官窑千年不灭的文明薪火,眼前是中医药融合激荡的时代浪潮。”省政协办公厅副主任肖金刚说,问道铜官窑,是问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之道,问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之道,问文科旅医深度融合之道。通过以书为媒,大家共同探讨助力文科旅医深度融合之道,接下来应积极发挥各自优势,共同书写中医药文化湖湘新答卷。

  对于张仲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启迪药业集团高级副总裁牛丽认为,应切实推进中医药在“治未病”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积极做好中医药文化推广工作,积极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及“药食同源”健康知识,大力推动中医药与现代科技、文创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中医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更是推动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省政协委员、湖南奇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奇志建议,以“中医+AI+产业”赋能传统智慧,推动中医药产业跨界融合,如创新培育“中医+文旅+康养”,以农业链接中医,振兴相关产业集群。

  这几年,中和亚健康服务中心主任、长沙马王堆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亚健康产业总部基地运营管理中心主任朱嵘一直在研究“中和养联体模式”的应用和推广,他愈发体会到马王堆养生文化是湖湘中医养生文化的瑰宝。他认为应当进一步做好挖掘和整理工作,打造新的服务项目,将湖湘中医养生文化与产业振兴实现接轨。

  “铜官窑不仅是千年瓷都,更是湖湘文化的重要载体。”望城区政协委员、望城区人民医院工会主席邓婷建议,以“文医融合”赋能铜官窑文旅IP打造,将张仲景“医圣”文化融入文旅IP开发;依托铜官窑山水生态资源,构建生态康养基地、构建特色产品矩阵、构建数字体验升级、构建中医药产业孵化园。

  “破圈”传播,解读湖湘中医药文化精髓

  在千年窑火与岐黄之术交汇之地举办委员读书活动,多级政协委员及中医药各界人士积极建言献策。省政协文教卫体和文史委主任雷鸣强在总结时表示,这既是一场读书交流分享会,也是一场参政议政的建言会,“通过共读仲景精神、解读湖湘中医药文化精髓,我们应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擦亮张仲景文化IP,同时也要立足现实书写张仲景中医文化的新时代篇章。”

  见证“国医湘声”频道上线,第一次参加省政协读书活动的湖南省湘医投私募基金产业合伙人兼湖南扁鹊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执行总裁乔国轩表示,“国医湘声”目标是打造中医药文化高地,就要深挖区域文化,做湖湘中医文化IP的“扩音器”,真正让湖湘文化传得远;深耕服务场景,做湖湘中医服务品牌的“孵化器”,让中医力量聚得起;深谋产业赋能,做湖湘中医产业的“助推器”,让政协智慧看得见。

  前段时间,美国网红“甲亢哥”在长沙的中医养生体验,也让背后的颐而康“火了一把”。省政协委员、颐而康健康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春国认为,在新时代应大力传承仲景文化,提升医德、培养医风;讲好湖南中医药故事,加大对中医药养生保健、中医治未病等理念的传播力度,加快形成爱中医、信中医、用中医的浓厚氛围。

  长沙市政协委员、长沙市中医医院芙蓉园区针灸康复科主任高智颖是拥有300多万粉丝的抖音博主,她表示,作为政协委员,同时也是一名中医人,既要当好张仲景文化的“传承人”,更要做好跨界融合的“搭桥人”,把政协的“金点子”变成发展的“金钥匙”,让千年湖湘医脉在新时代绽放异彩。她建议,打造“仲景文化国际传播平台”、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建立“中医药+文旅标准平台,以融合创新之力推动湖湘中医药走向世界。

  望城区政协委员、望城区卫健局党建办主任易雅迪认为,应推动中医药文化“破圈”传播。“铜官窑国风乐园仲景堂,不仅是对张仲景医学智慧的创新表达,更是铜官窑将千年陶文化与中医药文化深度融合的鲜活实践。铜官窑得天独厚的文旅资源,是推动中医药文化‘破圈’传播的最佳载体。”易雅迪建议,将张仲景的“辨证论治”思想融入沉浸式中医研学游,依托铜官陶瓷技艺开发中药器具文创产品,让游客在体验中感受“医陶同源”的独特魅力。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黄璐

  图 | 政协融媒记者 王宇轩

推荐
评论
      您的真知灼见远胜过“顶”“好”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