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管理办法》正式印发,作为2024年《关于加快推进中医优势专科建设的意见》发布后的接力政策,该管理办法的出台,标志着中医优势专科建设有了全新准绳,将有效解决当前中医专科发展中存在的整体不平衡、特色不突出、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更将引领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迈上新台阶。
中医专科水平,向来是衡量中医药医、教、研综合能力的重要标志,对提升临床疗效、服务能力与核心竞争力举足轻重。从《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明确“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做优做强骨伤、肛肠等专科专病”,到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细化部署“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政策的持续聚焦,让以优势专科引领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态势愈发清晰。2024年5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遴选确定1073个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单位和85个培育单位,让这项工程从规划走向实践。
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可推动优质中医医疗资源的扩充与均衡布局。以满足人民群众优质中医药服务需求为目标,这项工程围绕“专病、专家、专药”打造品牌专科,按国家级、省级、市县级分层级推进,将逐步构建起“纵向成集、横向成群”的集群发展模式,并最终形成专业与地域覆盖广泛、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优势专科网络,让更多人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中医服务。
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可推动专科中医内涵建设。中医优势专科始终立足“中”字根本。坚持以中医药服务为主的定位,可明确优势病种和主攻方向,通过总结临床经验、优化诊疗方案、设置专病门诊等举措,持续提升中医临床疗效。此外,专科建设不囿于传统,将主动跟踪现代科技与医学进展,强化多学科联合诊疗,加强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建设,完善检验、影像等支撑科室,让中医在重大疾病诊疗中更有作为。
中医药的特色优势,也在专科建设中愈发凸显。中医护理作为特色服务,通过强化人员培训提升辨证施护水平,可放大中医药特色优势,中医护理门诊的开展,也在优化服务供给基础上,为医院开辟了新的营收增长点,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长远来看,中医优势专科建设更在为中医药发展储备势能。人才方面,通过强化医师配备、培养中青年骨干、开展 “学经典、用经典”活动,让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思想得以活态传承,为队伍建设积蓄力量。科研方面,专科成为中医药研发“新阵地”,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合作,推动医疗技术创新与中药研发,为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从政策规划到落地实践,从资源布局到内涵提升,中医优势专科建设正以系统思维破解发展难题。随着《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管理办法》的深入实施,中医药服务能力必将在优势专科的引领下实现质的飞跃,为守护人民健康、传承中华瑰宝写下更生动的注脚。
评论员 李娜
编辑:邓骄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