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救人是医师的责任
岳塘区政协第五届委员 谢月英
谢月英,女,1958年8月出生,岳塘区政协第五届委员,曾任湘潭市妇幼保健院病理科主任;院内聘副主任医师、优秀专家;湘潭市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湘潭市病理质控中心副主任;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合作单位项目主要负责人。多次荣获湘潭市卫生系统立功、嘉奖和湘潭市医学会管理先进个人、湘潭市妇幼保健医院职业道德标兵、十佳员工等称号。
我出生在益阳市一个医生世家,后随父亲工作调动回到家乡——湘乡市金薮乡,在那里度过了我的青少年时期。我的父亲是科班出身的医生,他对医术精益求精,对病人如同亲人般呵护,凭他精湛高超的医技和可敬的医风医德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名医,也在我内心深处留下深刻的烙印。
1981年3月,我从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校毕业,分配到湘潭市妇幼保健院工作,师从原湖南医科大学病理学教授文继航先生等,从此开始了长达近40年的病理学工作。我的职业就是认真仔细对待每一个手术标本、每一个细胞,每天要在显微镜下和人体组织细胞孤独的对话十多个小时,为临床医生和病人提供准确的疾病诊断,故有人称我是“医生的医生”。40年来,我一直扎在病理标本堆里,经我诊断的病人数以万计,诊断准确率均在99%以上,深得临床医生和病友们的信赖。近年来还积极参与“妇幼保健联合体”工作,走进各区、乡镇、社区医疗机构,建立妇幼病理网络,将三甲妇幼保健院病理科的技术送至社区,为妇女“两癌”筛查数万人次,使筛查并确诊的宫颈癌、乳腺癌和癌前病变患者均得到早诊早治。
我对待医学工作态度严谨,对病理诊断技术精益求精。据院里的资料统计,由病人家属借出的病理切片送上级医院同行专家会诊病例准确率达到100%,接收来自北京、天津、深圳以及本省等大医院病理会诊准确率达100%。有一位31岁的年轻女性,拿着自己的病理切片来我科会诊。她手持“北京XX医院”的病检报告单上清楚的写着“宫颈浸润癌”,进门就说“我是癌症,来你们医院做手术的”。我接过切片常规查看,切片中确实有癌细胞。但进一步仔细观察后,我怀疑切片中的癌组织不是此病人的,是否为污染所致。我详细询问了她的病史,并亲自带她去手术室免费提取标本再做病检,结果是慢性宫颈炎,并非癌症。重新检查证实了我的怀疑是对的,经邀请几家上级医院专家会诊,结果也与我的判断一致。有一位专家对这位病友说:“是湘潭市妇幼的谢月英主任救了你呢!保全了你做一个完整的女人,也保了你的家……”。2016年7月,湖南省卫计委副主任易露茜组织全省医疗系统各类专家来我院进行“三甲”复核评审,湖南省肿瘤专家在反馈信息会上说:“在检查其他科室病历时发现,该院病理科冰冻快速与常规符合率100%,非常难得!了不起……”。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医院病理科在全省同类三甲医院病理科中享誉盛名,在妇产科病理诊断领域,居省、市领先地位。
为解决病人看病难的问题,我和我的团队创新服务模式,在全省率先实行“一站式”服务。通过细胞学病理、组织学病理、分子病理诊断查找病因到全标准确诊能在本科室一并完成,且实用性强。为满足病人对医疗诊断、疾病预防的需求,市妇幼保健院在湘潭市率先创建规范的“分子病理诊断”实验室,开展多项基因诊断技术项目;率先开展目前国际领先的耳聋基因筛查、B族链球菌DNA检测、HPV-DNA分型和高危定量检测等,对控制孕妇围产期感染、降低出生缺陷及宫颈癌的防治提供了精准依据。率先开展国际上宫颈癌最佳筛查方案——LCT+HPV,大大提高了宫颈癌的诊断治疗水平。
在长期的病理学工作中,我坚持以科研促进学科建设,致力以创新求发展。先后在《中华医学杂志》《中华肿瘤杂志》等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数篇,曾获湘潭市科技成果奖。与本院产科合作的《荧光PCR监测B族链球菌感染与母婴传播干预结果分析》科研课题,经湖南省专家组评审为“省内先进”。2013年9月—2015年12月,与中山大学达安研究院合作,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863计划子课题《较高的血清锌水平可降低亚洲女性患宫颈癌的风险》,发表于2018年《国际医学研究杂志》。
我较重视团队建设,在历次省级或市级督导检查中,我所负责的科室团队均得到专家组的肯定和高度称赞,多次被评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先进集体。在“三甲”医院创建与复核评审工作中评为先进管理科室,在湖南省医疗机构临床病理专项检查中,专家组对我院病理科的管理工作赞不绝口,将其管理模式推介至全省其他医院病理科学习。科室病理技术团队多次在省和省级以上专业病理技术比赛中获奖。
我在任岳塘区政协委员期间,先后提出加强出生缺陷防控的建议多条。建议将两筛(新筛、产筛)费用纳入医保,加强高危孕产妇管理的防控,关于提高基层妇幼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的建议等一系列相关公共卫生服务提案。通过调研社情民意和大会发言等方式,呼吁要从政策层面上重视上述公共卫生服务问题,得到省、市、区相关部门及民建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其中“控制人口出生缺陷”的建议,被省政协采纳整理后,于2014年10月在“人民日报”专版刊登。近年,我市出生缺陷防治工作得到了市、区各级医卫部门的有序推进,为降低我市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做出了贡献。
我致力于忠诚党的卫生事业,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忠实履行医生的神圣职责,用全部的心血治病救人,用毕生的精力从事病理工作。回顾我的人生和工作历程,是党和人民培养了我。组织上给了我很好的工作平台,各级领导对我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同事们也给了我极大的帮助,因此,我认真积极努力的工作是应该的。我把一辈子心血和汗水奉献在治病救人岗位上是一个医务工作者的责任所在。由于长期紧张的工作,自身也患上了多种疾病。但我对待生活乐观开朗,业余生活丰富多彩,如:唱歌、体育锻炼、户外活动、练瑜伽等。我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战胜病魔、面对人生,被同事戏称为“有她就开心”的人。